然而,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均衡发展,是一个经济体总量持续增长的基本前提。三个变量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我们今天是在中国经济还能否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讨论结构问题,是讨论总量的继续增长问题。
要真正克服经济回升中基础不稳定、不平衡的问题,除了抓投资分配和投资效率这些“投资”因素外,必须抓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的问题。
在出口和投资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以近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消费增长速度来弥补。这是中国经济今后几年继续维持较快增长的内在逻辑。就此意义讲,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结构问题就是要尽快提高“消费”这块“短板”。保消费,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升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消费比重,并不意味不抓投资与出口。从中国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同时要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内和国际以及市场化改革动力等其他结构问题的解决。但这一切都与作为政府工作任务的部署和“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相关,与强调当前纯经济总量发展中的主要结构问题是什么,主攻方向是什么,并不矛盾。
消费能量来自何处
中国证券报:应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夏斌:一要促进居民储蓄向消费的转化;二要进一步缩减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率,从而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居民在相对更高的收入水平基础上提高消费率;三要通过改变投资的内部分配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以进一步开发与挖掘新的消费潜力。
在中国高储蓄率情况下,除了扩大社保覆盖面、进行消费补贴等常规思路外,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制度改革释放更大的消费能量。不仅要算财政部的收入账,更要算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收入账,应制定国有股份相关制度,实行资本分红。并修定有关规定,实行动态调整分红比例。同时,有计划地逐步减持各类国企中的政府持股比例。分红资金和减持后的资金一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专项补贴用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或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记者 徐畅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