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或有利益驱动
不过,对于谷歌事实上增加了《华盛顿邮报》等报纸网站流量,进而使网站获利的说法,默多克却明确表示了反对。他认为,网民通过搜索引擎随意查找到网页内容,这种方式其实对广告主并无多少价值。
据了解,此前新闻集团旗下《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一直在采取收费措施。非注册用户直接访问《华尔街日报》网站的具体内容时,仅能看到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内容。但网民通过谷歌搜索引擎查找到《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某篇文章的网络链接,点击该链接后,就可以轻易地跳过上述付费环节查看这篇文章的全文。这对默多克的盈利模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流量增加带来的利益远远小于《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因付费用户流失造成的损失,这或许就是默多克针对谷歌的症结所在。”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透过不付费这个表层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以谷歌为代表的新闻聚合服务商通过整合美国各家报纸网站所提供原创内容方式,影响了这些报纸自身的发行,以及自身网站的传播的内在本质。这才是双方矛盾的根本所在,这种矛盾暂时看不到和解的可能。
版权意识的高扬
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倘若最终默多克果真“封锁”谷歌,风险代价也确实比较大。“首先流量损失较大。其次,会使网站访问人数降低。毕竟用户寻找网站离不开搜索引擎。”赛迪顾问高级咨询师秦海林博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若只论短期效果,默多克的此番言论看还是颇为危险的。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默多克此举颇具远见卓识。在他们看来,这是世界传媒大亨对知识产权的维护,代表了传统媒体未来的生存法则。
“精明!对默多克此举,我觉得这两个字就足以概括!这是他看准世界传媒市场未来发展动向的一种自救行为,准确、及时、到位!”广州日报社副社长、大洋网总裁梁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传统媒体由于遭遇新媒体的冲击,发展暂时放缓,但目前看还是社会主流,未来看就更不知与新媒体到底最后鹿死谁手。在这种情况下,默多克想“封锁”谷歌,虽然一时会造成流量的减少,但就像壮士断腕一样,更直接的结果却是尽量将行业利润维持在一个可观的范畴内,以期未来长远的发展。
搜狐网副总编辑王子恢则认为,未来媒体的竞争都得依靠互联网这样一个传播平台和载体,在这种情况下,靠什么出奇制胜,那就是原创内容和知识产权。
聚焦3 传统媒体维权努力缘何化成泡影?
“从2006年至今,我们替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6家报社起诉了数十家网站,涉及几百件关于新闻报道网络侵权的诉讼。”北京长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崔庆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新闻网站违规侵权的情况非常严重。这还只是文字作品遭遇网站非法转载侵权的情况,在视频新闻、影视作品方面,情况就更为严重。
不过,我国新闻媒体在版权保护方面并非一直缄默无言。据了解,早在2005年10月,全国20多位都市报的老总就在南京联合起草并发布了一份《南京宣言》,力主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2006年元旦前后,解放日报集团也向全国其他38家报业集团发出了《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呼吁让新闻内容回归应有的价值。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努力最终化为泡影了呢?
“我国法律判决标准过低可能是原因之一。”据崔庆丰介绍,在我国一般纸媒转载的价格在每千字50元左右,而网络非法转载的赔偿是最低30元,最高100元;而且起诉过程漫长、举证繁琐、工作量非常大,如果没有专业机构介入,常常是胜诉的钱还不够相关经费,因此根本无法遏制网络非法转载的冲动。
“另外,有一部分传统媒体的默许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广州日报社副社长、大洋网总裁梁泉认为,大部分传统媒体的区域性还是比较强的,这样它更希望通过新媒体、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也是双方妥协的一个结果。
近期国内媒体长期被忽视的知识产权意识正在逐渐回归。据了解,目前,包括搜狐、新浪、网易、腾讯等主流商业网站的转载新闻都与相关报社签署了授权许可。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国内媒体的努力和加大法律严惩力度外,对于整个传媒业来说,终端受众版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才是攻克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