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2009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三季度末四季度初这一关键时段。中央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成效如何,目前的经济形势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三季度经济数据作为判断全年经济形势的重要"风向标"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从已经出炉的经济先行指标、各类专业机构的研究报告及经济学者的分析预测来看,中国经济昂首上行、稳步增长的态势已基本确立,三季度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已为全年"保八"迈出了关键一步。
经济先行指标普遍转暖 信心指数稳步提高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公布了包括信贷货币在内的三季度金融数据,截至9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继续呈现同比、环比快速增长的局面,其中,体现企业经营活跃度的M1指数同比增长超过M2增速,达到29.51%,增幅比上年末高出20个百分点。在7、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三四千亿元的基础上,9月份新增信贷超出市场预期,达到5100多亿元。经济学家认为,未来贷款增长仍将保持一定增量,市场流动性仍将保持一定规模。
中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表明资金运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近几个月来M2和M1增速剪刀差不断缩小说明经济日渐企稳,而9月二者增速出现逆转则说明工业生产正加速恢复。"一般来说,资金从贷款发放到进入实体经济需要一段时间,目前随着一些项目的陆续启动,上半年天量信贷正对下半年甚至明年的经济产生明显拉动作用,好情况在扩展,效应正逐步产生"。
使人感到乐观的数据还在不断出炉。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继续下降而环比上升并开始转正,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降幅也小于7月份,而环比也在上升;9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逾10%,同比增幅高于8月份的同比增幅。
截至2009年三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227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6%。其中第三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410亿美元,延续了二季度的高增长态势。9月份实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8.9%,连续第二个月实现同比增长,而此前曾连续10个月下降;9月份出口超预期,降幅比上月收窄8.2%,当月中国进出口降幅同比大幅收窄……
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24.4,比二季度大幅回升8.5个百分点。三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0.1,比上季度提高9.9个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4.3%,比8月提升0.3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位于50%的景气临界点之上。
财政部10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连续第5个月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2%,而上一次财政部公布的前7个月税收收入则是同比下降了3.5%。税收收入由负转正,显示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日益明显。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