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李明旭:未来数年高通胀再次洗劫全球经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09/10/23 15:58:18   
>> 相关新闻链接
·罗杰斯:看衰美元 青睐农产品 ·刘世锦:明年CPI控制在3%以内压力大
·朱民出任央行副行长 ·田立:诺奖确立了危机后的经济学发展方向吗
·热钱流入加大我国通胀压力 流动性风险需谨慎 ·尹成基:中国就业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三产
·投资“单引擎”恐难拉动经济持续复苏 ·调查显示:中国女性月均服饰消费不足200元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及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将适 ·1-9月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9534亿元 同比增

  全球的通胀可能已处于酝酿和逐渐显化的过程。通胀上涨会逐渐加剧全球央行的紧张情绪,使全球央行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左右为难。

李明旭 (安邦咨询公司分析师)

  通胀缓步走来的迹象,已经在全球几个主要经济体近期的运行中开始显现出来了。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季调后9月CPI月率上升0.2%;在欧元区,8月份的CPI环比上升了0.3%;中国昨天公布的最新CPI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CPI同比下降1.1%,同比降幅在收窄,而9月份的CPI环比上涨了0.4%。

  CPI环比出现上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全球主要央行目前实施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不仅大幅降低了资金的成本,还向市场上释放了规模巨大的基础货币。充裕的基础货币在经济紧缩期还能够“潜伏”下来,而一旦经济转好使得货币运转加快,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就必然出现加快上涨的趋势。

  从这个逻辑来说,近期美英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开始触底,股市呈现出明显反弹的行情,都是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和经济复苏的因素在起作用。随着这两个因素持续地发挥效用,过度充裕的流动性将逐渐渗透到工业品和生活品的领域中,从而推高整体通胀。而在我看来,通胀趋势会使央行们的处境变得更为艰难,如同目前的中国央行一样,欧美日主要的央行都将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艰难选择。

  控制通胀本是各国央行的天职。因而,面对目前的通胀风险,各国央行自然应考虑首先收紧货币政策。不过,目前“保增长”的压力几乎占了上风。因为日本在经济复苏进程中,两次关键的政策失误的惨痛教训仍然历历在目——日本经济在1996年和2000年都曾强劲复苏,却均因政策的失误而告吹,前次因为日本政府欲削减财政赤字而加税,后者则因日本央行出于通胀忧虑而加息。

  面对着“保增长”的压力和日本的前车之鉴,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紧缩进程或许会被大大延后。而此次全球经济的复苏,究其根源,并非是各国政府进行了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而主要是通过印钞票来将经济救起。因而流动性紧缩进程的拖延,就意味着充裕流动性带来的通胀风险会愈加严重,高通胀有可能在未来数年再次洗劫全球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一直有争论资产价格是否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而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今年以来,中美和其他很多国家的资产价格都已经出现了一轮明显上涨,甚至有专业人士声称,泡沫已开始显现。这是否应该是给各主要央行提供紧缩货币政策的另一个理由?

  在我们看来,美国的经济好转已经可以确认,主要原因是美国的股市出现连续的上涨。经济复苏已经带动了资产价格和生产生活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些都应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


  全球的通胀可能已处于酝酿和逐渐显化的过程。通胀上涨会逐渐加剧全球央行的紧张情绪,使全球央行在“保增长”和“控通胀”之间左右为难。而最终,各主要央行或许会首选“保增长”,从而使得货币紧缩和加息的进程会被人为地大大延后,这使得今后数年内全球出现大通胀的风险大增。

  好在中国的高层已经意识到通胀的问题。昨天,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已经提出,“对通胀预期要高度关注”;而之前一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则指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