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科尔尼: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反思
来源:《商务周刊》杂志 更新时间:2009/4/16 12:01:35   
>> 相关新闻链接
·利润和良知的博弈 ·做一位笑迎质疑的领导者
·一家国际4A广告公司的非典型生存 ·后发者如何实现超越
·直效主义 ·马云:寒冬悟道者
·从低成本优势到低成本竞争力 ·经营者的人生六项精进
·以企业韧性抵御风险 ·雪碧押宝音乐营销

 □文 孙健 李剑腾 章怡隽 邹瑾 严琦

  2008年岁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主要经济体,危机已经扩散至实体经济,其中汽车业已成为受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行业之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销售大幅下滑,无一幸免地陷入了困境,就连一向凯歌高奏的丰田汽车也遇到了巨大挑战,对未来发展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谨慎;国际市场资产价格短短数月已经出现大幅缩水。这一切似乎都让羽翼渐丰的中国汽车企业充满了完成惊天交易的遐想和憧憬,而同时过去遭受挫折的经历却似乎又令其举步不前。中国汽车企业究竟在海外投资方面想些什么?有些什么计划?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最近完成了一项有关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投资趋势的研究,通过问卷方式调研了60多位中国汽车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及行业专家,同时也将调研结果与公司在印度的类似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现状进行总结和反省,并从中寻找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情况的未来海外并购之路。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步履蹒跚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大致起步于2003年。当时在新一轮全球产业格局变动和国内汽车行业竞争升级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企业经历了一段海外并购的活跃期,出现了几宗交易金额较大且影响较深的并购事件,其中包括2004年上汽集团耗资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公司49%股份,以及2005年南汽集团出资5300万英镑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子公司。但进入2006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又渐显低迷,几乎没有较大规模的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事件发生。2006—2008年间,中国汽车企业主要海外兼并收购项目数仅为7宗,只占中国汽车企业各种海外投资宗数的19%(图表1),并且其中最大的并购交易金额只有2500万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汽车企业同期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有26宗,其中包括2008年3月塔塔集团以23亿美元现金形式收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捷豹和路虎两大豪华车品牌(图表1) 。

  我们的研究显示,当前中国汽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在合资/战略联盟、直接建厂及并购三种海外投资方式之间选择时,更偏好前两者;而绝大多数印度受访汽车企业认为兼并收购已是其主要的海外投资方式。

  回顾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完成的海外并购交易,我们发现除少数几家零部件企业的海外并购较显成效外,尚无完全可以称之为成功的案例。我们认为中国汽车企业目前海外并购的困境主要由三大弊端造成的:

  1) 缺乏明确的整体战略规划;

  2) 缺乏对被收购企业的潜在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挑战的认识;

  3) 缺乏前瞻性的资源储备。

  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总体而言缺乏事先明确的战略规划,海外出现的并购机会和国内政府支持被认为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两个最关键驱动因素。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去海外并购是因为行业整合中出现的并购机会。正如一位被访者所指出的,“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多数不是有清晰的战略而出去的,而是被外面的市场机会吸引出去的”。在此大环境下,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并购多数属于被动的行为,而不是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考量,很多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目的不明确——要市场?要技术?要资产?要国外知名品牌?还是其他?——最终变成了为并购而并购的结果。例如:南汽集团仓促收购英国罗孚后,由于收购资产中一些相关品牌、车型及动力总成的知识产权已分属本田、宝马、上汽等多家汽车企业,无法直接利用收购资产进行产品开发,面临须先向其他企业购买相关的知识产权或考虑合资建厂的尴尬局面,资产利用处于进退两难地步。于是在赢得竞购仅三天后,南汽便流露意向,出售罗孚资产,以期避免竞购后的巨额风险和资金空洞。

  其次,中国企业海外兼并收购时往往过于关注交易价格,而对被收购企业的潜在风险及并购后的整合挑战缺乏认识。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投资缺乏对当地政策法规、工会、市场动态、竞争态势、客户及供应商等完善的尽职调查,对潜在风险缺乏足够认识和防范,对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更是缺乏周密的计划,忽略整合复杂性,导致海外投资常遇阻碍。一位受访者称:“对于国内的同行企业,我们充分了解他们的实力,对中国的政策也有所把握。然而在海外并购中,我们不了解当地市场状况,又不清楚了解该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风险会增加很多。”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意识到了部分风险,在海外并购前会就被收购企业进行详尽的财务尽职研究,然而对商业和运营尽职调查的重要性依然缺乏认识。企业往往凭借领导人有限的实地探访及内部研究人员的粗略搜集,感性地估计市场规模及目标市场的大致竞争格局,却忽略了对当地政府、政策法规、劳工组织、供应商、客户结构、文化等潜在风险的充分认识和评估,自然缺乏足够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当矛盾发生时,只能被动地救火,而缺少事先准备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海外并购后的整合是中国企业最陌生也是最头疼的一大难题。中外方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的差异,双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及被收购企业普遍存在的抵触情绪等因素,都对海外并购整合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2005年年初上汽集团正式作为大股东入股双龙汽车时,委派中方年轻的团队对双龙进行经营管理而遭遇韩方不服,其结果是加深了工会和上汽之间的矛盾。

  最后,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并购的资源储备,特别是人力资源的储备严重不足。中国汽车行业整体缺乏能够掌控大型并购项目的人才,包括项目管理、前期调研、谈判、整合规划及整合实施等。然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国汽车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人才缺乏是主要的并购瓶颈问题之一,而是把缺乏海外并购经验和缺乏资金视为最主要的两大制约因素。对比印度企业却发现,其受访企业提及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并购后的整合及当地合规能力,至于资金却不被认为是主要制约因素。

  海外并购将是

  中国汽车企业全球化的加速剂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全球化市场正在形成。汽车产业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全球几乎所有的整车企业都已进入中国,中国汽车企业实际上在家门口已经遭遇国际竞争。

  汽车行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行业,并且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理想的效益。从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汽车年销量能否达到“百万辆”是汽车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美国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德国的大众、宝马,法国的PSA,日本的丰田、日产和本田,都是年销量过“百万”的汽车集团。反观国内汽车企业,大多数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销量不足百万辆。如果达不到足够的销售规模,就无法实现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规模上不去,单车成本下不来,企业的赢利就会受到影响,继而在技术、人才、设备、销售网络扩张等诸多方面都会捉襟见肘。中国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海外资产,能实现快速扩大销量规模,从而缩小与世界级汽车集团的差距;通过并购,可降低进入海外市场的竞争阻碍和难度,同时利用被并购对象已建立的海外销售渠道和客户群体,进而获得更多海外市场份额;通过并购能获得知名度更高的品牌,更先进的技术。

  因此对中国企业而言,跨过“百万辆”后,企业在抗市场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都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积极进行海外兼并收购有利于提高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与合作的档次,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本国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在全球竞争中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