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一包榨菜卖出15个亿,还撑起百亿市值,凭什么?
来源:作者 / 魏無忌 更新时间:2018/8/2 11:41:10   
>> 相关新闻链接

给大家出一道简单的常识题,_?___和法国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称为全球三大腌菜?

没错,答案就是榨菜。

和老干妈一样,榨菜是很多中国人饭桌前的必备开胃小菜,单吃、单炒、混着炒......无论哪种做法,都是一道香喷喷的美食。

而在榨菜市场里,要数乌江牌涪陵榨菜最受国人喜欢。

一包3块钱的榨菜,如何年卖15个亿,还撑起200亿市值呢?

最大功臣正是今天讲的这号人物,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周斌全是也。

烂账拖账,救星登场

涪陵榨菜是重庆人引以为傲的品牌商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一个关于榨菜来源的故事。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有位叫邱正富的富豪,天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某日吃腻了,出现食欲不振、日渐消瘦的症状,他很是着急。

有一天,他梦见一老汉对他说,涪陵地带包包菜泡菜最能进食,何不试试?

在涪陵山头庙里尝到和尚招待的泡菜后,他顿感人生美味、不过如此。

于是,他举家迁移到涪陵,时不时尝下泡菜,身体越来越好,活到了93岁。

这个故事无非说明涪陵山水养人,且榨菜生脆可口,入味养生。

然而,传说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在21世纪初期,中国的榨菜行业普遍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吃得见不得。

意思就是,榨菜固然美味可口,可后方的生产环境却非常简陋、难登台面。

从涪陵建陶下调过来的高干周斌全,好似从天堂来到了地狱。

他看到的是怎样的破烂局面?

矮矮的房屋,简陋的设备,在条件极差的弄作坊内,工人灰头灰脸地用双手腌菜、制菜,整个生产过程一言难尽。

而公司内部的账面呢,已经背负了850多万烂债,年关将近,窘迫到连员工的200多万工资都发不出。

万分火急之下,这位在上市公司涪陵建陶干得好好的小伙子,就这样被派出山。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当然,周斌全也不是吃素的。

早之前,他已经丰富的职业经理人经验,在上市公司涪陵建陶担任副总经理职位。

待朝华科技重组涪陵建陶后,他选择放弃风光正好的前途,接受烂摊子,开始新的人生挑战。

面对内外混乱不堪的企业,周斌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将“病”养好,再甩开步子可劲地跑。

当务之急,是如何还债、发工资。

在新召开的员工大会上,这位37岁的年轻人新官上任三把火,头一天就将某位不配合工作的分厂长撤掉了。

企业人心惶惶,谁也没成想,书生模样、人畜无害的周斌全,办起事来却是雷厉风行、不容马虎。

大伙儿不动声色,都在等着看这位年轻人的好戏。

实践证明,周斌全的实力不是吹的,他仅用一年就解决了烂账的问题,还让公司扭亏为盈,赚了200多万。

公司内部上上下下,没有谁再敢小瞧这位走马上任的boss。

来到涪陵榨菜集团,周斌全早已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将它送到资本市场,打造榨菜界的“茅台”!

只懂榨菜,只做榨菜

想要登上资本市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品牌够不够响,账面成绩够不够漂亮。

为了实现这个鸿鹄大志,周斌全祭出三把斧:

第一把斧:扭转乾坤,收拾残局。

由于工厂建在长江边上,三峡蓄水容易造成厂子淹没,为此涪陵榨菜集团得到了1.4亿的移迁费。

飞来的“横财”,对营收不高的企业而言,是个巨大的惊喜。

底下的人乐疯了,纷纷讨论着如何花掉这笔钱。

有人建议,不如拿去做手机得了,现在手机市场前景明朗,说不定——

周斌全皱着眉头,抛出三个疑问,你懂手机吗?你会手机技术吗?你会手机网络零售吗?

他连环炮珠似的问话将发话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大家不敢再天马行空、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周斌全就一句话,只懂榨菜就做榨菜,其他的不谈。

他力排众议,将钱花在刀刃上,选择让集团脱胎换面,淘汰简陋落后的手工作坊,用自动化的现代工业技术代替。

仅一条生产线,就花了5000万。

实践证明,周斌全颇有先见之明,通过机械化的改动,企业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达到1.5亿多元。

第二把斧: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

产品打造出来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推广。

还靠着传统的方式,让促销员大街小巷去吆喝吗?

要知道,乌江涪陵榨菜在只有1万多吨产量时,促销人员就有1000多名,人多货少,浪费劳动成本之外,推广效果甚微。

周斌全想到了当时颇为时髦的打广告方式——让涪陵榨菜登上央视的广告栏目。

这次,他又花了1400万,请来“皇帝专用户”张铁林代言,“乌江榨菜,你爷爷的爷爷都说好”,这句带有歧义的广告词意外获得不错的回头率。

网友边调侃张铁林都认识他爷爷的爷爷,边购买起1块一包的乌江涪陵榨菜。

靠着这样的广告效应,涪陵榨菜逐渐家喻户晓,销售量得到明显的增长。

3块的榨菜卖出15个亿,周斌全告诉我们:

1.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再小的品牌,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2.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成功了,正如马云说过,别跟他学习创业,跟隔壁卖饺子的老奶奶学习,这样成功更快。

3.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匹夫不逞一时之快,有时慢就是快,极致和专注最容易收获人生。



责任编辑:cprpj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