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能源地缘政治风险 越炒越离谱了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4/7/7 15:55:39   
>> 相关新闻链接
·创新管理防控风险 ·法律风险实际离企业家很近
·中国告别房地产繁荣时代 成最大经济下行风险 ·郎咸平:楼市问题来自银行危机爆发
·警惕金融之怪相 ·P2P利率20%成本高达40% 投资者承担风险成倍放大
·宝类产品遭遇史上最大收益危机:破5已成常态 ·银监会: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风险传染
·银行业风险兵临城下 监管预警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 ·向松祚:中国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可能性超过60%

  

  在铜等基本金属价格下行延续三年之久,铁矿石吨价从130美元落到90美元的时候,油价却依然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之上。然而在当今油价形成机制下,实际供求关系只产生部分作用,还有很大一部分作用源于投机,这些投机题材不乏不实想象,甚至有的因素与实际影响背道而驰。

  实际上,2012年以来全球原油市场供求关系已从偏紧转为偏松,而且还将进一步放松:世界经济总体减速,对能源消费增长贡献最大的新兴市场减速尤其显著,去年5月以来甚至出现了持续半年以上的大面积经济震荡,新兴市场转眼被划入“脆弱五国”行列,就连中国经济增速也在下台阶。须知在此前十年的油价上行周期中,“中国需求”正是国际炒家们嘴里推动油价上涨的最强劲炒作题材之一。

  能源补贴改革将进一步削弱石油需求增长的动力。许多国家此前的能源消费增长相当一部分是建立在不合理的能源补贴之上,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突出,但这种补贴已令这些国家财政和整个国民经济不堪拖累,比如印度能源补贴一项2011/2012财年接近GDP的2%。而印度财政赤字占GDP比重2009年为5.7%,2011年为4.4%,成为该国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最重要侧面之一。随着经济减速,新兴国家压缩、取消能源补贴将陆续提上行动日程,即使只有部分国家政府拥有足够行动能力采取措施,也足以削弱其能源需求增长动力了。

  持续的油价高涨不仅激励了大规模石油开发新投资,撒哈拉以南黑非洲、北美、拉美等非中东地区石油投资与产量增长最为迅猛,美国页岩气开发尤其有颠覆性意义,还有一大批新增产能将陆续投产,而且强有力地激励了天然气、核能等替代能源的发展,以至于中国石油消费绝对数量虽然增长甚多,但在全国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比从2000年22.2%的高峰一路下跌到2009年17.9%的低谷,近两年也只有18%出头。

  投机炒作已成支持油价的主要力量,是因为地缘政治风险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投机炒作的最大题材,从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动荡到伊斯兰圣战者横扫伊拉克北部、进而宣布建国的“哈里发冲击”,地缘政治风险对今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做出了最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之类伊斯兰极端主义武装最大资助者是沙特等海湾石油输出国,他们对地缘政治动乱的资助客观上已构成有利可图的“投资”,以对极端组织的少量资金资助大幅度推高市场油价,从而在石油出口收入上获得十倍百倍的收益,这激励了某些势力的嗜血欲望。然而,这种持续占据国际媒体头版的地缘政治动乱风险果真如同投机者热炒的那样巨大吗?答案是否定的。

  且不提产油量微乎其微的乌克兰和叙利亚,就是在伊拉克,“哈里发冲击”也远不足以冲击国际石油市场。首先,这个横空出世的“哈里发帝国”并未控制伊拉克主要原油产区。伊拉克四分之三原油产量来自南部什叶派地区,其余绝大部分来自库尔德人控制的基尔库克油田,这些都不是逊尼派的“哈里发帝国”能轻易夺取的。自命的“哈里发帝国”虽夺取了伊拉克最大的拜吉炼油厂,但这只能影响伊国内部分成品油供给。根据装船数据和行业信息判断,就在“哈里发冲击”引爆国际石油市场的6月,伊拉克南部出口终端石油出口量甚至逼近历史最高纪录。

  即使刚刚更名“伊斯兰国”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武装有意扩张领土,但从他们占领摩苏尔等城后以“圣战”名义大肆强征慰安妇等行为来看,不宜过度高估该组织的士气。看“伊斯兰国”武装一贯的行为作风,其兴趣不在于减少或切断原油生产出口,而是要掌握其财富。这是一个财务管理系统严密堪比西方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恐怖组织,“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他们的领导层不会意识不到,“圣战”需要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而在这整个区域,只有油气生产及其出口才是最稳固、最庞大的财源,干吗杀掉能下金蛋的母鸡?

  不仅如此,某些“地缘政治性风险”带来的变局甚至会稳定、增加原油生产,“伊斯兰国”增加本地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动机比巴格达政权要强烈得多,而且已开始落实。同样,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石油产区倘若分割落入不同武装实际控制之手,一个产油国变成事实上的多个产油“国”,竞争心态和你死我活的战争压力将驱使他们竞相增加出口和生产,而非遵循石油输出国的配额。

  埃及政局的动荡曾不止一次成为油价上涨的题材;利比亚油气主产区——东部地区近两年动荡不止,对其油气正常生产出口秩序构成了重大妨碍,也曾推高油价。但国际上有传言称,利比亚东部政局动荡背后有阿拉伯世界国际势力操纵,其目标是肢解利比亚,将利东部纳入在动荡中脱颖而出的埃及军方实际控制之下。一旦这种传言成为现实,可望大大缓解利比亚东部的政局,毕竟埃及军队实力绝非今天利比亚各路草头王能比;对埃及经济更是助益良多。这种可能的地缘政治变局,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的更多是稳定作用。(梅新育 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