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融资规模下滑兑付风险频发 信托业寒流初现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4/4/10 11:58:46   
>> 相关新闻链接
·国企改革为零售行业带来新契机 三方面提振零售行 ·肉牛产业危机待解
·我国光伏行业严重供大于求 上网电价每度0.9元 ·白酒业产能过剩严重:上千家中小企业面临死期
·河北钢铁业再刮拉闸限电风暴 "枪口"直指民营钢企 ·传媒行业:估值已到高位 系统性风险加大
·服务型机器人潜藏“金矿” ·雾霾笼罩水泥业 史上最严环保标准待出
·华北钢铁业抹黑京津冀天空 80%项目无环评审批 ·监管部门严控婴幼儿配方乳粉 贴牌代工乳企遭毁灭

  新华网上海4月10日电(记者王鹤)近几年爆炸式增长的信托行业最近迎来一股寒流。今年一季度集合资金信托融资规模环比下滑超过四成,行业不时曝出兑付风险事件,个别信托产品兑付延期已达数月。

  信托市场一时间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投资者还能放心购买信托产品吗?

  信托行业遭遇寒流

  用益信托在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集合信托发行数量1285款,发行规模2103.85亿元,与去年四季度3483.66亿元的规模相比,环比下滑约40%。成立情况更不乐观,一季度集合信托成立1367款,成立规模1692.35亿元,环比下滑约43%。这样的下滑幅度宣告信托行业野蛮生长时代的终结。

  其实,信托行业疲态早有显现。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信托资产规模虽然突破10万亿元,但增速趋缓。2013年行业同比增速为46%,结束了自2009年以来连续4年超过50%的同比增速。2013年前3个季度环比增速连续下降,这是2010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有信托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公司对风险控制越来越严格,业务开展也变得谨慎,早两年那种“甩开膀子放手干”的情形已不复存在。

  此外,今年以来中诚信托、吉林信托、华润信托等信托公司出现的兑付危机或者本金亏损事件,也使得投资者心态发生变化。一位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信托产品的投资者告诉记者,这个一度面临违约的信托产品虽然最终实现本金刚性兑付,但本金一拿到手,他就全部转到其他投资领域,“不想再买任何信托理财产品了”。

  “信托市场正遭遇寒流。”渤海证券分析师康凯说,主要原因一是持续推出的监管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影子银行的增长;二是从中诚信托到超日债违约,一系列风险事件导致市场信用风险水平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三是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实体经济投融资需求大幅萎缩。

  地产矿产是信托风险重灾区

  “今年信托行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矿产和房地产信托产品面临兑付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制约企业进一步融资需求,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与信托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申银万国研究报告如是指出。

  美银美林预测,信托违约的下一个高风险期将在4月到7月之间,第一次真正违约可能是矿产相关产品。此前的中诚信托、吉林信托兑付风险事件均是矿产信托引发。

  而房地产信托历来是信托高风险区,近两年曝出的信托风险事件中,房地产占比超过一半,今年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4年集合信托中房地产信托预计到期总规模为1748.97亿元,一至四季度到期规模分别为344.2亿元、437.92亿元、441.94亿元和524.91亿元。

  需要指出,通过信托融资的房地产项目大多数投向二三四线城市,并且项目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退而求其次选择更高融资成本的信托。

  如今,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由于过去几年的盲目建设,出现高库存压力,导致部分开发商资金回笼困难,相关的房地产信托产品风险也将随之暴露。

  平安信托物业投资总监艾兵说:“尽管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较大发展空间,但原来拿个地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对信托公司来说,需要有更强的主动管理能力、专业判断能力来应对风险。

  投资者心态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市场。如果受到投资者热捧,信托产品还很容易通过借新还旧来平复流动性风险,可一旦投资者慎之又慎,新的信托资金流入可能出现“断档”,那些原本可以通过借新还旧展期的产品暴露风险将无可避免。

  兑付不再“刚性” 买信托靠谱吗?

  因为“刚性兑付”潜规则盛行,信托一度成就了“高收益零风险”的投资神话。但风险与亏损事件频频上演,宣告神话终结。这样的背景下,信托产品还能放心购买吗?

  业内人士表示,总的来说,信托行业有着相对完善的制度保障和严格的监管。银监会2007年修改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集合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提出了严格要求,随后又推出净资本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管理信托财产上了“资本枷锁”,防止其无序发展。未来还将建立恢复与处置机制、行业稳定机制等八大机制。

  而信托公司出于声誉考虑,一旦风险出现,也会想方设法处置,尽力维护投资者利益。与近两年异军突起的基金子公司“类信托”产品、有限合伙制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比,信托产品因为公司风险偿付能力强,相对更有保障。

  但投资者必须牢固树立“卖者有责基础上的买者自负”意识,全世界没有一个金融产品只有高收益而没有风险,不论信托行业曾经怎样实现了刚性兑付,这种畸形的状态都不可能长期持续。信托投资者需要详细了解产品信息,风控措施,根据自己的投资实力、承受能力,购买符合自己投资偏好的产品。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