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产业:生物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三现一都”:现代商埠、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循环化工和中国现代药都
本报讯(记者杨威力、赵晓清)石家庄市最新一期统计报表显示,该市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成绩喜人:1-7月,市政府重点扶持的50强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6.5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34.8%。与此同时,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34%,单位GDP电耗同比下降10.65%。“两升两降”充分表明,石家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决策已取得初步成效。
人均收入已经超过4000美元的石家庄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比如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以及产业发展重点不突出、产品附加值偏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状况尚未根本扭转等。“构建符合石家庄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现存的矛盾和问题,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区域竞争打造强势产业支撑的重要途径。”省委副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车俊在专题研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问题时明确指出。
面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产业竞争,石家庄市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规律和产业层次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经过半年多的调查研究,市政府组织起草了《构建石家庄现代产业体系的意见》和《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按照一产集约、二产集聚、三产集优的思路,积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着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化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六大主导产业,强力打造现代商埠、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循环化工和中国现代药都(简称“三现一都”),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为此该市提出“两步走”的目标要求:第一步,到2011年,“三现一都”产业增加值实现三年翻番,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三现一都”的产业支柱地位初步确立,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提升,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度有效提高。第二步,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更为合理,“三现一都”产业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纺织、电子、轻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实力显著增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符合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发展定位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六大主导产业振兴规划,今年石家庄谋划实施了30个重大产业链项目,包括以华药、石药为龙头打造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头孢类抗生素产业链,以河北诚信为龙头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以54所、13所为龙头打造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产业链,以常山纺织为龙头打造正定纺织服装基地产业链等。同时,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研发孵化区、栾城中药现代化产业园、石炼化炼油综合改造及4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启动。上半年,联邦东方明珠广场等27个重大服务类项目竣工,万象天成、河北开元环球中心等17个项目抓紧建设,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38.45亿元,增长11.8%,分别高于一产、二产11.2个和1.6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9.4%,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