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LED行业三角债蔓延:拿货不给钱账期达200天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13/1/4 9:24:51   
>> 相关新闻链接
·光伏行业50%以上公司处于半停产或停产阶段 ·无缝钢管企业期待WTO公平裁决
·风电为何不“风光” ·光伏业陷困境几成"弃儿" 一揽子扶持政策将落地
·4G开启 移动互联网新时代 ·PE/VC今年遭遇融资退出两头难
·二维码 “老”行业出现新动向 ·中国证券业面临三大难以为继 激励行业变革图强
·工业机器人领域有望获重点扶持 ·工程机械行业集体开倒车 为躲还款自毁机器

  过冬、过剩、洗牌成为当下LED行业的关键词。LED行业2012年没有如预期那样,迎来彻底的回暖,仍在探底的艰难跋涉中。“三角债”困扰着不少LED企业。2013年行业会否加速“洗牌”,并在整合中“柳暗花明”?

  “三角债”蔓延

  “过去六个月,‘三角债’现象很严重。”英特美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感叹着说。这家国内LED行业主要的荧光粉供应商之一,也为“三角债”而感到头痛。

  在2012年12月14日举行的“第二届G20-LED峰会”上,刘晓大吐苦水:“最近的情况令人担忧。可能是供应的厂家多,以前不付钱不给货,现在拿了货不给钱,接下去又找另一家。”

  “而且,账期长。账期一般60天,实际180天,甚至200天。”刘晓说,“更严重的问题是,人民币没了,拿给我的都是承兑汇票。”

  这就像击鼓传花,客户欠应用产品企业的钱,应用产品企业又欠封装厂的钱,封装厂只能欠上游材料供应商的钱。“三角债”由此产生。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的分析报告,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以LED为主营业务的21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高达55.19亿元,应付账款余额达到34.83亿元。其中,应收账款总额占前三季度上述公司营收总额的89.13%。

  应收账款激增的背后,是LED产业各环节产能过剩、竞争加剧。

  为了避免被“三角债”拖累,发起G20-LED峰会的20个LED企业已计划建立一个通讯互动平台,企业之间相互通气,将欠钱企业列入黑名单,以控制风险。

  “洗牌”加速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介绍,2012年LED行业的总产值从2011年的1540亿元增加到2059亿元,封装的价格下跌了四成,芯片的价格下降了三成。

  张小飞说,2012年LED上游生产外延晶片的MOCVD机保有量从803台增加到917台,“一年增加了114台,这在重大设备投入里面是最快的。”据了解,国内MOCVD机的产能利用率只有约65%。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良海认为,上游芯片企业已由技术竞争向成本竞争转移,LED芯片正走入微利甚至无利时代。

  在封装领域,国内仅封装类就有1700多家企业,占全球的80%。2012年,国星光电、鸿利光电、万润科技、雷曼光电等多家封装上市公司,因封装价格下跌而出现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下滑。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LED封装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一批技术、市场能力偏弱的中小封装厂将会被淘汰。

  加速洗牌的另一个背景是,目前中国LED行业仍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市场,民用市场有待激活,商用市场开始起步,大量的需求依托于政府的工程订单和政策支持。而大企业凭借技术、资源优势,将拿到更多政府订单,缺少技术、品牌的中小企业得到政府订单相对较难。在这种情况下,LED行业会形成“强者恒强”、两极分化的格局。

  重组浪潮

  艰难时世,为LED行业的并购重组带来了机遇。中上游企业之间的重组,以及上游企业加快向下游渗透,成为这轮重组的热点。

  2012年,中国大陆最大的LED芯片企业三安光电参股了台湾的璨圆光电,拉开了芯片企业重组的序幕。张小飞预计,中国LED外延芯片企业到2013年将剩下不足30家。

  在“第二届G20-LED峰会”的论坛上,瑞丰光电的董事长龚伟斌、联创光电的负责人蒋国忠均表示,对并购年产值1亿~2亿元左右的封装、应用企业感兴趣。

  “上游芯片企业需要从产业链扩张寻求利润支撑”,王良海预测,芯片加上应用的模式将成为趋势。他透露,同方有可能从芯片向封装、应用扩张。

  “下游厂商太多,就像10多年前的VCD,市场整合是必然的。”惠州元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常务副总经理施毓灿认为,“整个中国LED行业正在等待市场起飞。”

  当然,下游知名企业也会借机涉足LED行业,或者弥补自己的短板。彩电企业康佳已参股瑞丰光电。以真明丽照明为代表的LED垂直整合企业,在海外渠道和品牌建设上有所欠缺,也在寻找相关机会。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