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钢市进入“严冬” 产能过剩背后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9/17 15:25:56   
>> 相关新闻链接
·光伏行业明年对欧出口额损失超400亿 ·河北钢铁业整合方案第三度微调:新定“2310”
·最强势的扩张 中国银行业10年“凤凰涅槃” ·钢铁水泥产能过剩压顶 太阳能风电等产业陷困局
·中钢协:8月钢材价格已崩盘 祸起四万亿计划 ·电力等六行业将被强制提交碳数据
·工信部公布能效之星名单 75个家电产品型号入围 ·船运企业利润大减 部分船舶被当废钢卖
·餐饮业步入“十年低谷” 月倒闭率高达15% ·中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

  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柳建云 关桂峰)“产能居高不下的国内大小钢企,面对经济下滑需求不振的挑战,进入‘严冬’,看谁能撑到最后。”这成为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科技大会国内钢企负责人的共同感受。

  有钢企负责人甚至表示,钢铁市场的“严冬”还需要至少三至五年,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寻求钢铁工业新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盈利模式。

  现在已经是历史最差的时候

  “现在已经是历史最差的时候,形势比2008年严峻得多。去年行业毛利率不到0.4%,已经是20多个行业中最低。以我们做企业的体会,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实际上是亏损的。”马钢科技创新部经理张建说。据张建介绍,马钢主业粗钢本部营收已处于盈亏线以下。

  而在华菱湘钢副总工程师刘永龙看来,钢贸企业“蓄水池”作用在减小,不愿意拿货,而钢铁企业也不愿降速,不想减产,市场销量没有起色,但钢厂库存在不断增加。钢铁行业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据刘永龙介绍,由于钢价跌幅接近腰斩,华菱湘钢营收预计也将下降40%至50%,目前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以上,管理者收入相应大幅降了40%。

  近期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一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公路建设项目。此举被钢材界业内人士认为是“托市”。对此,张建认为,短期内钢市行情会有小起伏。对于长期影响,张建则持悲观看法,“这轮冬天肯定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张建同时表示,这也是转型战略机遇期。

  产能无序扩张背后的隐忧

  在张建看来,造成钢企“熬不过去”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

  “2006年开始的房地产火爆,触动了钢铁产能的全面爆发。”这是刘永龙认为钢企普遍“放纵”的最大诱因。在此之前,华菱湘钢原有产能300万吨,三五年时间内迅速扩展到1000万吨。

  产能过剩的背后除了国企的不节制,势力强大的民企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缺乏对全行业的规划,钢厂门槛低,大量落后产能代表的民企纷纷开厂;其二,钢企所属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严重,扩产能积极性高。”张建说,这是产能下不来的两个深层次原因。“这次我们没有再抱幻想。”张建说,“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市场客观形势。”

  华菱湘钢给自己的要求是“以‘吨钢边际贡献率’为最重要指标,以少亏为目标”。刘永龙说:“谁都不希望成为死在锅里的青蛙。我们必须维持企业正常运行,锅炉一旦停产再开工成本就太高了。”

  力求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王青海在会上指出:“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资源环保压力加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生产经营面临严峻形势,这些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寻求钢铁工业新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科技水平与国际差距逐步缩小,设计钢铁产业战略性重大技术已难以通过引进吸收获取,只有通过自主创新。”

  据刘永龙介绍,以加大成本控制力度的降本增效,从矿原料、产品、价格入手调结构,以改善工艺技术等为手段的技术创新,以及激活体制机制加强企业管理等四种办法,被作为短期应对“严冬”的措施。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些举措真正对钢企生存环境的影响有限,如果局面短期难以变好,以资本运作为主体,“大鱼吃小鱼”的钢企跨地域的重组兼并生死大战必将上演。

  接受采访时,不少钢企负责人对重组兼并并不排斥。在他们看来,重组兼并至少有几个好处:一是通过重组能淘汰落后产能;二是企业形成规模,对市场风险抵抗能力增加;三是面对铁矿石这座令钢企感到压迫的“大山”,大型钢企显然话语权更大。

  面对大势难改的情况,马钢选择了“不走寻常路”。“与晋西车轴合作生产高铁车轮,同步跟进汽车厂扩展零部件产业,增加钢构、粉末冶金业……”据张建介绍,马钢除了原有钢铁制造流程主业,非钢业务在逆势中已经取得了10%的增长成绩。

  张建说,重大核心技术是国内钢企的普遍短板。“国外钢企愿意转让技术的前提,往往是这项技术已经被更替升级。因此,技术转让尽管短期有益于国内钢企,但这种并非前沿、依靠转让获得的技术优势,很快被取代。核心技术还需依靠企业自身攻关。”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