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地铁时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来源:石家庄日报 更新时间:2012/9/14 9:23:18   
>> 相关新闻链接
·河北省国家级高新区增至5个 ·河北省首个国家生鲜乳收购监管项目启动
·蒙牛集团保定衡水新工厂投产 ·曹妃甸港区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南车与土耳其签署4亿美元地铁车辆项目合同 ·河北省成立省级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
·河北省12项关键技术标准填补国内空白 ·曹妃甸重大产业支撑项目提速
·“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将落户石市 ·石市首个家政孵化基地将亮相

  

  今年7月,《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全市市民翘首以盼的轨道交通项目终于拿到了“准生证”,我市即将步入“地铁时代”。

  目前,我市相关部门和单位正在为轨道交通工程的开工做着各项准备工作。轨道交通究竟会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什么?近日,记者走访多位专家,请他们解读“地铁时代”将带给城市的全新变化;走访多位市民,倾听他们对“地铁时代”的渴望与畅想。

  □本报记者 祁鹏娜

  石市将步入“地铁时代”

  “石家庄也要步入‘地铁时代’了。地铁建成后将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大家期待着地铁能早日开工。”

  ——市民王凯

  “我们石家庄也要建地铁了!”近日,当市民们从媒体上得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后,地铁立即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正在为轨道交通工程的开工做着各项准备工作。

  “石家庄也要步入‘地铁时代’了。什么时候开始动工、地铁规划的走向、地铁交通站点会设在哪里、地铁建成后将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大家也都期待着能早日开工。”市民王凯说。

  据记者了解,石家庄市规划远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线组成,总长约242公里。根据此次获批的《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到2020年将建成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总长59.6公里,车站52座。三条线路构成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初步骨干线网, 1号线串联了老城区、高新区(东部产业区),2、3号线以新火车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在已经批准可建的三条线中,1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王,沿中山路向东铺设,穿过京珠高速后转向南至长江大道,之后沿长江大道向东至秦岭大街向北,到达终点东兆通站,全长约23.9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20座。

  2号线一期工程为南北向骨干线,线路北起西古城,沿胜利大街、建设大街向南延伸,经汇通路转至新火车站,在新火车站东广场站房前通过,然后沿胜利南街、107国道至终点嘉华站,全长约16.2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5座。

  3号线一期工程为西北东南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三庄,沿联盟路向东,至中华大街转向南,沿中华大街南行至新火车站西广场,下穿新火车站后沿规划塔北路向东至位同站,全长约19.5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7座。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地铁作为一种拓展地下空间、改善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条件的最有效途径,成为石家庄改善交通条件的必然选择。”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朱永全教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小汽车数量不断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城市地面交通的资源利用强度已近极限。地铁作为一种地下轨道交通、改善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条件的最有效途径,成为石家庄改善交通条件的必然选择。”朱永全教授说。

  有数据显示,公共汽车每小时单向输送能力为2000至5000人,而地铁每小时的单向输送能力能达到3万至7万人,日客运量为100万人次以上。公共汽车包括启动、减速制动及停车时间在内,从起点开车到终点停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10至20公里,而地铁则可以达到40至50公里,站间距长的时速可能达到70至80公里,速度是公共汽车的2到4倍。

  轨道交通以其速度快、高容量、方便、舒适等特点,能极大方便市民出行,减少地面交通压力,缓解沿线区域交通紧张的矛盾。轨道交通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我市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和舒适程度,使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我家在鹿泉,而工作单位却在桥东。现在,我坐公共汽车上班,每趟耗在路上的时间至少得1个半小时。要是赶上堵车,两个多小时也是有的。”市民孟先生说,看到石家庄要建地铁的消息后,他很高兴,因为轨道列车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运行图由自动化系统控制运行,列车会按时发车,中途不会出现堵车的状况,正点率非常高,上班就不必再担心因堵车而迟到了。

  身为保险业务员的董女士也非常期盼地铁能早日开通。“我们业务员经常出去跑业务,有时,与客户约好了时间,却偏偏赶上堵车,心里急得巴不得能长对翅膀飞过去。要是地铁开通后就好多了,坐地铁出门,自己就能把握时间了,很方便。”董女士说。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地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速度,还有城市的格局。地铁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区域距离,也就拓宽了城市发展的空间。”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高新强副教授

  坐地铁,只要你准点到地铁站,上班就肯定不会迟到。快,是地铁给人的第一感觉。事实也正是如此,地铁时代,家距离单位几十公里不算什么,最多不过半小时的路程。

  可以说,地铁开通带给普通市民最直观的感受也许就是A地到B地,可以不用公里计算,而是变成了从一地到另一地需要多少时间。地铁的开通,让人们在即将到来的地铁生活中,只有准确无误的“分钟里程”,而不是漫长且难以忍受的“公里里程”,这将大大缩小空间距离感。

  “记得我第一次坐地铁是在北京。当时,从北京地铁建国门站到苹果园站,那感觉就像是从城西头和城东头之间完成一次‘瞬移’,在路途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淋漓。你在地面上的时候还是甲地,在地下坐了一会儿,重新返回地面就变成了乙地,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市民刘先生说。

  “地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速度,还有城市的格局。地铁的站点辐射愈发广泛,将这座城市联系得就愈发紧密,你会惊奇地发现,城市变‘小’了。地铁从时间和空间上缩短了区域距离,也就会拓宽城市发展的空间,会形成所谓的‘卫星城’,这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高新强副教授说。

  城市地铁作为区域公共交通最快捷、最安全的运输力量,承载了实现市民“衣食住行”为目的的高效功能,生活空间得到延伸,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特别是对偏远、分散居住地享受社会公共配套资源的改善起到整合、优化、覆盖扩张的积极作用。

  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批复建设,编织出“海陆空”交通一体化的出行网络。地铁是陆地公共交通的延伸,必将为市民享受文明社会进步的成果带来更多的喜悦,拉近你我和世界的距离,以更广阔的眼光游走美妙精彩的新世界。

  拉动城市经济增长

  “地铁延伸到哪里,财富就涌向哪里。其实,地铁打通的不只是一条交通路线,还打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

  ——高新强副教授

  地铁除了能为市民出行提供极大方便、扩宽城市空间外,还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将各种经济元素汇聚起来形成合力,创造出一个个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集商业、居住、交通、教育、医疗等各项配套的地铁生活圈,对拉动城市商业发展作用极大。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例,地铁沿线的北京的建国门、上海的徐家汇、广州的天河都成为了当地商业核心圈。

  “地铁延伸到哪里,财富就涌向哪里,这是一个被无数次验证过的定律,无论是北京、上海、香港还是深圳、广州,地铁效应都不可小觑。我们城市的地铁建成后,也会在一座座地铁站附近逐渐形成新的商圈,地铁商圈效应会逐渐呈现。”高新强副教授说。

  地铁的发展必将拉动沿线商贸业、房产业的升温,由于交通便利,市民非常乐意居住在地铁线附近,人气的升温也将带动商贸业的发展。有市场专家分析表示:“地铁开通之后,地铁沿线的价值效应将逐步显现出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地铁房的房价明显高于同区域其他楼盘。以北京为例,地铁所带来的房价差异在30%左右,显而易见,地铁的修建对于周边房产价值提升的至关重要性。”

  地铁沿线居民的大量入住,也引来很多大型商场、大型卖场、娱乐健身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场所的集中涌入。譬如,北京地铁5号线沿线各大站点位置,由北向南依次可以划分出6个商圈:立水桥商圈、大屯—北土城商圈、和平里—雍和宫商圈、东单—王府井商圈、崇文门商圈、宋家庄—方庄商圈。

  “其实,地铁打通的不只是一条交通路线,还打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命脉。每个地铁站像一个个聚能环,即便是在郊区,也带动起迷你‘卫星城’。”高新强副教授说。

  提升城市人居品质

  “地铁的建设是带动我们城市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它的建设也会让我们城市的人居品质进一步提升。”

  ——朱永全教授

  “地铁的建设是带动我们城市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它的建设也会让我们城市的人居品质进一步提升。”朱永全教授说,他理解的城市人居品质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其核心就是“让居民们从心里感觉美”。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人们对出行的舒适要求自然也就高了,相比于地面公共交通,地铁则可以为市民提供更高效、优质的出行服务,大家在出行时能享受到比以前更优质的服务,心里舒畅,城市的人居品位自然也就提升了。

  高新强副教授也表示,轨道交通无论是噪声、震动还是空气污染程度,都远远小于地面交通,每运送一位乘客所产生的污染微乎其微,也正因为此,它通常被称为“绿色交通”。此外,轨道交通均采用封闭线路的专用通道运行方式,无其它车辆和行人干扰,事故率低于道路交通,发生事故的概率几乎为零。运动系统车辆设备均有自动化保护措施,安全性能好又不受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故障率低。再者,轨道交通为乘客提供乘车全过程的优良服务,购票、检票、换乘、出站均提供一系列自动化服务,候车、乘车均会调至人体适宜的温度,环境优美洁净,使乘车过程成为一种享受。这些都将让我们城市的人居品位得到提升。

  “地铁建成后,必然会吸引很大一部分客流,我们完全可以把地铁建成我们城市的一个窗口,大到站台设计布局,小到每一块瓷砖的选材都从细节入手,来彰显我们的地铁文化。”市民张先生建议说。

  “地铁建设中的人性化服务也是很重要的,即使我第一次坐地铁,进入站台就知道该走哪里,不会过于费神,这就是人性化。以后,我们形成系统的轨道交通后,在换乘站下车后,最好在对面就能找到需要换乘的地铁。”市民程女士说。

  “轨道交通工程是我们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相信相关单位和部门一定会各负其责,为我们的轨道交通建设做好、做足准备,以便顺利开工实施。作为普通市民,我们期盼着能早开工,早完工,早享受!”与刘先生一样,很多市民都对我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充满了期待。

 

 



责任编辑:cprpi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