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西凤酒4.2亿巨亏真相:国企栽树个人摘果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12/9/5 9:52:04   
>> 相关新闻链接
·奥运年里的运动品牌寒冬:品牌淘汰赛在即 ·开发商卖房只卖“使用权” 变种小产权房隐患多
·房地产10年打造富豪流水线 1亿人受惠于保障房 ·“过头税”再抬头 越是经济困难税率越高
·茅台入股贵阳机场 白酒大佬争做航空梦 ·经济五年领跑世界股市为何全球垫底
·美国头号房企低调叫卖上海地块 欲撤出中国楼市 ·5家银行利润超272家制造企业利润总额
·矿价还将剧烈下跌 ·转融通正式启动 三大行业有望长期受益

  一年15亿多元的“营业收入”却造就出了“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神话,大量国企利润竟在这一“运作”过程中蒸发。陕西省产销量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曝出4.2亿元的巨额亏损。记者采访发现,这家传统“四大名酒”之一的老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层层转销、提前开具发票等方式在销售上弄虚作假,相关人员还通过各种途径拿到了各类补贴和奖励,变相损害企业,向个人输送利益。

  业绩“虚胖”惊人

  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99年由国有陕西省西凤酒厂改制组建的公司制企业。公司员工近3000人,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年产名优白酒5万多吨。

  2011年12月28日,西凤酒公司召开董事会,公布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对上一年度的财务审计。经审计,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56490万元,但企业累计亏损超过4.2亿元。

  “这一结果在会上炸开了锅!”一位参会人士说。因为此前母公司西凤集团在上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集团公布的销售收入302488万元,利润15511万元。

  “集团收入的90%以上都来自西凤酒公司,其下属的纸箱厂、酒店等其他实体收入很少。公司卖酒收入才15亿多元,集团如何实现销售产品30亿元以上?”部分与会人士提出这样的质疑。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1年底宝鸡市审计局也对西凤集团董事长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称,由于资产负债计量不够准确,集团形成潜盈、潜亏,相抵后潜盈2.673亿元,其中西凤酒公司潜盈405万元,下属的陕西省西凤酒营销有限公司潜盈2.632亿元。

  作为主体企业的西凤酒公司“巨亏4.2亿元”,母公司西凤酒集团缘何还能“潜盈2.6亿元”?

  多位内部人士向记者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公司为了虚增销售额,成品酒在内部进行了层层转销:公司本部先将酒对外销售给一家空壳的祥云公司,祥云公司再将酒又卖回给西凤酒公司下属非独立法人的销售分公司,销售分公司又将酒卖给营销公司,最终由营销公司销售给真正的经销商和包销商。

  提前开票“猫腻”多

  西凤酒公司内部人士分析,企业的亏损有多种因素,但片面追求销售业绩、大量制造销售“泡沫”不失为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采访发现,集中开空发票是这家公司用来制造“销售业绩”的一种手法。每到年末,不论销售商要不要产品,都会让他们给公司打钱开销售发票,实际上并不提货,一些经销商年后再要求退货退款。2010年营销公司仅对凤翔德祥商贸有限公司的提前开票金额就达1.21亿元。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也明确西凤酒公司“存在跨期确认营业收入”问题。其中,2009年度提前开发票确认2.18亿元,2010年度提前开发票确认收入5.95亿元。

  知情者还反映,在每次白酒价格上涨前,一些经销商竟能先得到信息,然后给营销公司打入货款提前开票,实现低价“预购”产品。“在提价的前一天,财务有时都要加夜班赶着开票。”

  为了帮助经销商共同完成“销售任务”,西凤酒公司甚至为经销商提供担保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抵作货款。审计发现,西凤酒公司2010年末对外担保总额为2.73亿元,其中,营销公司为经销商或投资公司提供担保1.32亿元。

  由于这种“营销”制造的只是虚假收入,公司“赔本赚吆喝”明收实亏,不仅承受了巨大的资金担保风险和法律风险,还凭空增加了银行利息和应缴税款的负担。

  国企“栽树”个人“摘果”

  记者采访发现,企业虽然出现巨额亏损,但参与“假销售”的相关人员和经销商却仍是“盆满钵满”,照样拿到各类销售补贴和奖励。

  根据西凤酒公司内部销售政策,企业对于完成销售回款指标的经销商,会给予10%的“奖励金”或12%以上的“市场促销费”。得益于此,许多经销商积极参与“销售”,最终毫发无损就能拿到各类好处。

  “假销售”对西凤酒公司内部的营销人员和管理层,也有巨大吸引力,因为他们只要“出色完成任务”就能拿到高额奖金。在完成年度销售任务后,公司总经理的个人奖金就不低于150万元。

  利益输送在一些品牌酒经营销售上表现也十分明显,出现“国资栽树,个人摘果”现象。审计发现,西凤十五年陈酿是陕西白酒销量第一大品牌,每年销量数亿元,但经营这一品牌的宝鸡西凤十五年陈酿销售有限公司,却长期未支付营销公司应得股本分红,甚至出现审计报告认为的“是否能收回本金存在风险”。

  一些经销商和职工反映,西凤酒现在有近百个包销买断的品牌酒,一百多家品牌包销商。职工中传言西凤酒公司投资参股的许多企业,与一些领导都有说不清的关系。

  由于管理混乱,西凤酒公司多年来都没有组织过盘点,直到审计时,才发现仓库成品酒比账面少2000多吨;相关部门在产品定价时竟不知道成本是多少,个别产品甚至出现-30%左右的毛利率;大量包装材料积压,露天放置累计损失达数千万元。

  陕西西凤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是1952年我国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评选出的白酒 “四大名酒”。但近年来,西凤酒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名酒,在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排名已落后到15名以后,这一衰落引发许多业内人士的惋惜。 (新华社)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