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无力”的网络游戏分级线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2/8/9 9:44:09   
>> 相关新闻链接
·除了旅游 还有港口 ·房价、地价再度上涨 调控或将再发力
·上半年各地地王频出 温州炒房客卷土重来 ·“扩张”与“出逃”并存 “中国制造”走向何方
·“中国制造”给伦敦奥运带来了什么? ·GE研发新型电池 年收入目标10亿美元
·家电业自我救赎走偏门:搞地产 搞医疗 搞金融 ·汇源果汁被指商标授权欺诈 或步王老吉后尘
·中国企业负债占GDP比重达107% 预警实体经济 ·报告称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

  在很多人眼里,上网时不时弹出的网络游戏窗口,几乎与“杀人”、“美女”等暴力色情场面画上了等号。

  目前,我国并未对网游中的暴力色情内容进行严格分级,这也就成了网游业界悬挂在自己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们对此何去何从?记者探访了网游业界生态。

  “无力”的分级线

  目前实行“适龄提示”的城市,有北京、上海这两大网游企业集中地。

  2009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市文广局启动“适龄游戏”工程,要求该市所有网络游戏公司在其运营的网游产品中添加“适龄提示”。在被规范的80多款游戏中,近一半在官方网站或游戏客户端作出了“建议18岁以上的成年人游戏”的提示,其余作出“可供全年龄段或未成年人使用”的提示。例如,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摩尔庄园”和“塞尔号”两款游戏,即在其首页上提示:“本产品适合6-14岁儿童”。

  2010年1月,北京市文化局也公布对网游企业实行初步分级,分为18岁以上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个级别。玩家需要输入身份证号,证明自己的年龄符合规定,才能进入游戏。30多家北京企业联合设立了电话平台,发现孩子用他人身份证注册的家长,可以举报,封掉账号。但记者对多款网游进行尝试,只要名字和身份证号相符,玩家就能直接注册登录,并且下次登录时不需反复验证身份证等个人信息。

  “这只是网游分级的第一步,只有将从事网游生产的企业进行分级标定,才有可能对网游内容有所控制。”北京市文化局法规处处长常林说。两年过去了,网游分级的大政方针和具体的内容分级标准,还有待文化部出台制定。

  “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不能完全解决暴力游戏内容带来的影响。”北京网元盛唐有限公司副总裁苏飞说。

  原因何在?苏飞解释,分级线反而成了并不规范的网游小公司敛财的由头。“社会责任感比较低的小公司会借此开发一款游戏,故意标明‘18禁’,但他们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根本不管玩家是否符合年龄要求。”这就导致游戏“年龄提示”适得其反,反倒吸引了一些好奇的未成年人玩家。

  “很黄很暴力”的网游多来自小公司

  业界人士坦承,网游业鱼龙混杂,有“自觉意识”的只是大型企业。

  比如,加入了“适龄提示”公约的,有盛大游戏、完美时空、联众、金山软件、开心网、第九城市、巨人网络、麒麟、淘米网络等知名公司。“从网游业界整体上看,大公司在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影响比较差的、不重视这方面工作的,都是国内的小公司。他们通常利用比较廉价的手段,从网页上弹窗出来,显示很刺激的画面,吸引玩家过去。”北京网元盛唐有限公司拙匠工作室工作人员严石对记者说。“在我看来,他们只追求玩家数目,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和利益收获,过于功利。因此,他们在游戏的设定上加入了过多的暴力和血腥画面,以刺激玩家。这不是游戏发展的生命力本质,对于游戏界的影响也非常不好。”“很多同行对网游分级不够重视,这是因为国家还没有法律法规让游戏开发商去参照,开发商如何执行,没有明确指向。所以,在做的时候就很难避免此类问题,只有靠自觉。”苏飞说。

  严石认为,如果有打斗场面,就应在开发游戏时,将人物尽量卡通化。“我们不支持形象过于逼近真人,这样一来,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就不会被暗示是在杀人。”

  他认为,游戏开发公司在开发伊始,就要对游戏的对象树立分类的理念,比如很多女性玩家不喜欢血腥、暴力,有些注重趣味性的游戏,不适合过多暴露身体部位等。

  “这方面的规范,不是哪家游戏开发公司能够自己完成的。在游戏发行之后,要进行有效的监督,还需要法律法规、互联网的监管机制,以及公安机关的重视等。”严石说。

  黄暴画面只有短暂的生命

  一款网络游戏从纸面到庞大的虚拟世界,一草一木都要经历无数专业人员之手。那么,网游的画面暴力控制是怎样炼成的?“在游戏的开发阶段,我们首先是注重游戏环节的设定。最初,在任务上,就限定了玩家不是以杀人、杀怪的数量达成任务的。”严石说。

  大型网络游戏的玩法通常有PVP(玩家之间的打斗)、PVE(玩家打怪物)两种。

  在“玩家打怪物”的环境中,网游设计者可以采取给予玩家避免正面打斗的任务,比如采摘一些物品,或者偷偷拿来一些武器装备等。

  而玩家间互相砍杀的PVP环境中,则更难回避暴力的出现,但并非没有办法。“我们在任务下放时,会设计避免正面冲突的途径,比如说绕道而行、延迟行动,以避免同一时间玩家与玩家PK。”

  具体到游戏画面的暴力程度,控制则更直观。“国家在这方面的规范其实挺不容易,网络游戏是新生事物,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要跟上它的脚步,就要面对很多问题。”苏飞说。

  他认为网游分级是必要的,但由于网游没有地域限制,也会是监管的难点。

  此外,在实行网游分级之前,我国对网游还缺乏详细的界定标准。“游戏在表现上,到底哪里是暴力的?血腥、恐怖的画面是主观感受,用理性的方法去界定,有一定困难。”

  在欧洲,相关行业协会对网络游戏实行强制分级,按内容描述共分7类,分别为粗话、歧视、药品、恐怖、赌博、性和暴力。早在2010年,我国相关标准就由北京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联合研究制定,但尚停留在学术层面,还未成为国家标准。“网络游戏也要有明确的理念,要开发真正适合玩家的游戏,而不是只追求玩家数量的游戏。因为,从游戏生命长远来看,黄暴画面是不可取的手段,只能有短暂的收效。”严石说。 (《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