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亚洲家族企业的争产暗战
来源:《绿公司》杂志 更新时间:2012/7/27 16:23:04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光伏业该反思了 ·长安汽车还能“爬”多高?
·伦敦奥运:晦暗经济中的“重生”亮色 ·航天信息短期难降实际税负 未来或将年增5亿元营
·多多少少看就业 ·小龙虾被妖魔化了
·26省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 上海最高 ·四光伏企业呼吁中国政府介入欧洲反倾销
·我国服装企业高库存问题凸显 品牌扩张过快引发问 ·中国马铃薯市场吸引国际关注

  亚洲家族企业进入多事之秋

  一般来说,创办人的强势足以维护家族及企业的稳定,而第二代中往往无人可以复制此强势领导地位。三星绝对是个例外,李健熙的强势一点都不逊色于父亲李秉哲,这种颇具魄力的强势让企业在面对内部争斗时岿然不动。

  三星算是幸运的,同为亚洲家族企业,香港新鸿基地产就没那么走运了。3月底新鸿基地产两名联席主席郭炳江和郭炳联两兄弟因涉嫌触犯《防止贿赂条例》被廉政公署拘留。事发后,新鸿基股价大跌,公司在迎来上市四十周年的同时,也面临着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知情人士普遍认为,郭炳江和郭炳联两兄弟被请进廉政公署,与其兄长郭炳湘脱不了干系。这是一场有计划的“王子复仇记”,郭炳湘试图用这种方式“逼宫”,夺回本属于自己的“老大”地位。

  在亚洲经济崛起百年之后,随之而创建的家族企业也都相继进入第二代或第三代传承阶段,而这个时候,家族企业也进入多事之秋。在三星和新鸿基之前,香港霍英东家族遗产争夺战就已经上演,虽然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的霍英东生前就制定了周密的遗产规划,但执行依然陡生波折,长房幼子霍震宇因为争产,将所有兄弟姐妹都告上法庭;香港富豪、南丰集团创办人及主席陈廷骅刚刚去世不久,其妻女之间的财产争夺战便愈加激烈;而澳门一代赌王何鸿人尚在世,就已经指控子女谋夺财产……

  看上去,一些知名的家族企业都难逃争产“劫数”。有数据统计,亚洲最大的1000家公司有2/3是家族控制的,香港的上市公司超过70%由创始人或创始人家族成员控制,其中,香港上市企业掌门人中至少一半超过70岁,接班成这些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而5-10年之后,内地家族企业也将面临同样情况。

  北京中凯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凯也曾撰文分析亚洲家族企业传承危机的情况,他提出,三星李氏、霍英东和何鸿等家族虽处在不同于中国内地家族企业的社会环境中,但却发生了相同的传承危机,究其原因,在于家族掌门人根深蒂固的旧家族文化思维,这点与中国内地家族企业传承危机的背景是一样的。

  陈凯分析旧家族文化思维有三个特点。“特点之一就是将家族内部的各种利益群体对立起来,其中一方继承人的利益扩大,势必面临另一方利益的缩小,这样,在如何权衡和协调利益的问题上,即使耗费掌门人毕生精力,也难保未来各房子女不发生火并。特点之二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存在利益交叉,经营权并未完全独立于所有权。三是将传承看成一个时间点,而没有建立动态的风险管理意识。现代传承意识要求企业家将传承问题看作企业日常风险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其作为企业家去世时点才发生的事情,因此需将风险控制渗入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企业家在任何时候发生健康问题、入狱、隐退等情况时,企业都可以将此重大变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上述几起大的家族征战事件中似乎可以印证陈凯的一些说法。难道真如寓言所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也不尽然。香港李锦记已经传到了第五代,事业依然兴盛不衰;日本粟津温泉酒店(Houshi)延续了上千年,传承了46代。虽属个例,却也可说明“富不过三代”的传说有些绝对。

  与三星强势的个人统治家族企业有些不同,李锦记更强调的是家族宪法的约束力,其被视为香港家族企业范本。李锦记在经历过两次分家的动荡之后,于2003年成立了家族学习和发展委员会。家族委员会包括了全部26名家族成员,下设李锦记集团、家族办公室、家族基金、家族培训中心、家族投资公司。在家族委员会中,不讨论企业经营,只规划家族建设。李锦记第四代掌门李惠雄称,“别的家族把核心放在企业永续上,而我们则放在家族永续上,只把生意看成家族的一部分,如果家庭不和睦,事业就会散掉。”在此原则上,李锦记还制定了家族宪法,成为家族成员不可逾越的行为规范,比如要求,家族成员必须在外创业,工作三至五年才能回家族企业;不要晚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如果违犯,就要自动退出董事会。

  如果说家族争产大剧各有各的“精彩”,那不争产的家族也各有各的“招数”,争与不争全都是为了企业的延续或者是家族的延续,而在延续中,企业与家族最终合为一体。

  争产大战的启示

  亚洲家族企业大举进入接班季, 而在民营企业历史不过30年的中国内地,家族企业的创办人多数还活跃在经营一线。胡润百富榜的统计表明,上榜的内地企业家平均于1960年出生,1993年下海,平均年龄51岁,子女21岁,由此推断,内地家族企业在今后5-10年也会面临传承高峰。

  但这并不是说,传承和遗产分配是内地家族企业20年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此失足的企业已不在少数。彭剑锋指出,内地家族企业在处理传承问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将家族治理与企业治理混为一谈,而这二者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后者是以生存法则为核心。从李锦记的管理可以看出,其明确地区分了家族治理和企业治理。

  范博宏在分析三星家族之争时指出了其对于华人家族企业的启示。他认为,三星李氏家族的斗争教训是,接班人选拔应有公开透明的机制规则,鼓励良性竞争,对退下的家族成员补偿并安排出路,否则将埋下日后争斗的种子。而三星的经验是,传承规划应考虑家族治理。若家族成员关系淡薄,传承规划的原则是“分”;有优良的家族治理,传承才有朝“合”的方向规划的条件。分与合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条件,三星选择了“分”,而李锦记则选择了“合”,二者都是为了让企业能够延续下去。

  就在外界对家族企业大肆围观并众说纷纭之时,中国本土企业新希望放出消息说,要为自己30岁生日举办一次庆典,策划和筹办者是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其被视为家族接班人,庆典重要目的是向外界展示企业的家族凝聚力和第二代继承人。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开始走到传承路口,能不能走好,恐怕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