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美国旱灾蝴蝶效应:中国输入型通胀风险抬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12/7/27 9:12:39   
>> 相关新闻链接
·IMF:中国面临房地长市场降温过度的风险 ·中国大批中小航运企业存在破产倒闭风险
·专家称股市已到最危险时刻 网友写诗纪念销户 ·证监会警示中小企私募债违约风险
·警惕粮价上涨推高全球通胀水平 ·男孩危机?标准化教育模式的创新危机
·长三角高利贷崩盘信号又现 制造业老总频跑路 ·世界粮食价格暴涨 引发商业违约和政治动荡担忧
·山东再曝30亿票据案 民间票据买卖酝酿风险 ·商业地产泡沫催旺挖角战 零售业人才储备断层

/国内经济/

警惕下半年价格反弹 8月CPI或重回2.2%

刚刚被压至3%以下的CPI,很可能再次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的炙烤。

美国大旱,不断推升国内外农产品期现价格。国内豆粕作为油厂压榨消费的主要产成品,价格更多随进口大豆原料大幅波动。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仕元表示,最近一个多月来,国际大豆、玉米、食糖和小麦价格持续走高,部分产品甚至创出历史新高,我国的食品价格也将难以“独善其身”。

同时,张仕元认为,特别是今年国内的气候条件也不理想,因此三季度我国食品价格指数将扭转持续走低的态势转头向上。

农产品期货价格走高

澳新银行表示,干旱导致美国玉米可能减少约20%~25%,全球玉米市场供应或下滑6000万吨左右。

在干旱等影响下,农产品期货价格节节走高。到7月20日收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以及小麦三大谷物期货价格已连续5周大涨,在过去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国际玉米、小麦价格的累计涨幅超过45%,涨势最小的大豆期货价格涨幅也接近25%。国际大豆、玉米两大品种期货价格均刷新纪录,国际小麦期价更是触及4年来的高点。

国际投行纷纷看好农产品期货的行情。高盛在最新公布的全球投资研究报告中称,将美国玉米亩产预估从143.5蒲式耳下调至126蒲式耳,并将玉米的三个月价格预估上调至每蒲式耳9美元,创纪录新高。

英国巴克莱银行也将三季度玉米价格预期上调至7.34美元/蒲式耳,小麦价格预期上调至8.29美元/蒲式耳,大豆价格预期上调至16.2美元/蒲式耳。

数据显示,大量资金正在涌入农产品期货。

据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披露的每周持仓报告,在截至7月10日的一周内,对冲基金等投机机构持有的18种美国大宗商品期货与股权净多头合约数量环比增加8.9%至105万份,为连续第5周环比增长。其中,农产品期货净多头头寸增长较快。

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之中。根据CFTC最新报告,截至7月17日这周,基金在美玉米上增持20044手多单,同时减持4309手多单,基金净多单由前一周的194885手升至219238手,这是连续第六周出现回升,目前净多头头寸已上升至一个多月的高位。

输入型通胀风险隐忧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飞涨,中国很难独善其身。

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曾测算,如果国际粮价平均上涨50%,那国内价格至少上涨10%。

马文峰说,从品种来看,谷物类价格受到的影响最小,这是由于中国谷物自给率比较高,加之今年夏粮实现丰产;但大豆的情况截然不同,目前我国大豆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80%,每年仅从美国进口就要上千万吨,其受到的冲击自不待言。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6月开始至7月23日,我国进口美豆价格由4289元/吨上涨至5303元/吨,进口成本累计上涨1014元/吨,价格涨幅23.64%。

由此,国内各主要农产品现货价格也普遍跟涨。其中张家港地区豆粕价格由3300元/吨上涨至4200元/吨,累计上涨900元/吨,涨幅达27.3%。

上半年我国谷物增速最为抢眼,但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农产品领域,在主要的几类大宗商品中,除了钢材出现月均21.33%的连续负增长,成品油月均6.32%的连续负增长之外,其他的各类商品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进口增速。

其中,未锻造铜及铜材月均增长达43.57%,废铜除了1月份出现37.2%的大幅负增长后,在1~6月份后5个月的月均增幅已恢复到4%;氧化铝、未锻造铝和铝材也因国内外价差的套利机会,使得两者的进口增速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按照张仕元的判断,7月CPI仍会在2%左右波动,但8月CPI将重新回到2.2%以上,通缩问题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相反,要警惕下半年价格反弹的问题,做好商品的供应与流通渠道的梳理。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