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乐凯“惜别”胶片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12/7/12 10:56:17   
>> 相关新闻链接
·武强乐器行业独奏变合奏 ·“老土布”焕发新生机
·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获“全国五十佳合作社” ·君乐宝蝉联SIAL唯一特别奖 发挥创新基因引领乳业
·秦川乐器荣获“2011年度中国乐器行业50强”称号 ·河北电视台报道社会责任企业出炉
·在幸福中相聚 ·河北经济日报报道企业家、专家学者共话企业社会
·河北经济日报报道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风险防范的 ·河北经济日报报道四届风险防范论坛


光学薄膜:全新但不陌生

    点开富士的网站,在首页醒目的“产品分类”中,“护肤品”和其他诸如“数码相机”、“网上冲印”、“影像产品”等产品业务并排在一起,显得十分另类。

    再轻轻下拉,一则新闻跃入眼帘:《富士胶片开创性运用“偏振光成像法”和“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法”破解肌肤暗沉秘密》。读完这则新闻,许多人会“哦”的一声:“原来这些光学原理竟是可以应用到护肤品上的啊!”

    而乐凯进军光学薄膜领域与富士开发护肤品极为相似。

    2005年,张建恒接手乐凯集团总经理一职。他和新的集团领导班子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就是打造我国平板显示用大型光学薄膜研发生产基地。

    乐凯集团新闻发言人朱海河告诉记者,“微粒、成膜、涂层”是乐凯曾用于胶片生产的三大核心技术,而研发光学薄膜基于的也是这三项技术。

    对此,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分析认为,对于乐凯而言,光学薄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并非陌生。

    2005年,乐凯开始投资建设第一条TAC光学薄膜生产线,乐凯真正进入平板显示上游的关键材料领域,成为全球仅有的能生产TAC膜的五家企业之一。2006年,乐凯在合肥开工建设我国第一个光学级聚酯薄膜基地,开始大规模进入。到2011年,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销售收入已占乐凯集团收入的22%,利润占42%。

    乐凯进入光学薄膜市场使国外公司的相关产品价格下降了17%到35%,这与当年乐凯杀入胶卷行业的一幕何其相似:基本上能够垄断国内市场,而且价格比国外便宜得多,从而实现该产品在国内产业链中的制衡作用。“液晶电视机为什么在近几年迅速由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品,乐凯的介入不可忽视。”知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如此分析。

    今年初接替张建恒掌舵乐凯的王树林对乐凯的光学薄膜产业充满信心。他说:“我们已经在产品技术上、质量上获得了国内外主流液晶显示企业的认可,当务之急是要迅速扩大市场规模。乐凯要加快促进我国液晶显示产业上游关键原材料的快速发展,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光学薄膜也成为乐凯吸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重要一环。

    2011年9月,乐凯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产业。两家公司的业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却关联密切。

    全程参与重组谈判的乐凯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云飞说:“航天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光学薄膜就有30多种,下一步我们要针对航天科技需要,加大开发的力度,双方也可以共同把中国的膜产业做大做强。”

    除了薄膜领域,按照合并双方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将推动乐凯集团成为出版与印刷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高端基础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的供应商,把乐凯发展成为以新材料及其装备为主营业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主体。

    对于经历了一场并不幸福的“国际婚姻”和一场杀入重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乐凯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开始。“这就是我们拿掉‘胶片’二字最重要的原因。今后的乐凯,将是一家有着无限发展可能的企业。”朱海河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边 慧


快评

有头脑的转型

    今年初,131岁的“胶卷巨人”柯达正式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各方在唏嘘这家百年老店倒下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地重提“创新转型”这一话题。

    柯达没落了,乐凯却借助创新转型在这场数码洪流中谋得生机,并取得了今天的“阶段性成效”。

    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人人都知道要转型,但如何做才算是有头脑的转型?

    张建恒的一番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乐凯是要朝向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而不是盲目跟风。乐凯不能把自己50多年的技术优势丢掉。”

    这也是乐凯最终选择放弃研发数码相机、立体影像等产品,而转投光学薄膜等新材料领域的原因。尽管挥别曾经带来无数荣耀的胶片业务会带来些许伤感,但乐凯却从此踏上了新生的旅途。

    比乐凯更具典型意义的是富士。

    2000年以后,传统胶片市场大幅萎缩,企业何去何从,是富士与柯达一同碰到的难题。不同的是,富士选择了一条多元化发展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富士相继推出了数码相机、数码照片冲印机、医疗用计算机诊断设备、数码印刷机、液晶显示屏材料、护肤品、医药品等产品,看似性能用途相去甚远,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多元化方向并非随意跟风,而是基于熟悉、优势的技术,向相关成长性领域拓展。

    例如富士在传统胶片的研究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精细化工核心技术——— 化学合成物、材料分散技术、纳米技术等,而这些技术在药品和化妆品等同属精细化工范畴的行业里都能找到适用之处。

    可见,富士的产品转型并没有脱离影像业,而是不断从传统影像业中汲取养料,将几十年积累沉淀下来的胶片技术成功运用到其他领域。

    乐凯和富士或许能算得上是“有头脑的转型”。相比之下,柯达在数码相机市场天下已定的态势下强行突围,代价之惨烈可想而知。

    这对于我省众多亟待转型升级的企业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例警示和教训?

文/本报记者 边慧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