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荷兰航空将在华购2000吨地沟油造飞行用油
来源:重庆晨报 更新时间:2012/7/11 9:07:01   
>> 相关新闻链接
·首家中国民营企业收购海外银行 ·河北6项目可领3亿元
·石家庄现代服务业展现新姿态 ·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在高新区奠基
·藁城经济开发区5个项目集中签约 ·中海油渤海发现大油田
·河北省启动三大“人才特区”建设 ·邢台开建大型有机肥料企业
·新乐30个项目集中开工 ·国内最大焦炉煤气制天然气项目在石开工

转播到腾讯微博
荷兰航空将在华购2000吨地沟油造飞行用油

不让地沟油上桌,那就让它们上天吧!

荷兰航空将在中国购买2000吨地沟油,转化成航空用油,其一年需求量为12万吨

就在“地沟油”因危害餐桌安全而成为国内社会公害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地沟油在别人眼里却可以“飞上天”。

网友纷纷说,如果废弃油都“上天”了,能实现大规模推广,岂不是地沟再无油可捞?到那时,地沟油就真的能消失无踪影。

7月中旬左右,2000吨产自上海的废弃油就将开始它们的“飞天之旅”,在通过报关等手续后,这些油将被荷兰航空的技术人员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

在2011年11月,荷兰航空就来中国采购样品,提出从山东青岛带走20吨地沟油样品回去试飞。如果可以使用,将每年从中国采购12万吨地沟油。

去年来考察

带走20吨地沟油样品

据介绍,荷兰航空使用的地沟油燃料是由DynamicFuels公司通过SkyNRG提供。SkyNRG成立于2009年,是由荷航、北海集团和春协合作组成的一家生物燃油公司。

2011年6月,荷兰皇家航空一架波音737飞机搭乘着171名乘客,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巴黎,荷兰航空成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进行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

为了拓展货源。2011年11月23日,荷兰地沟油航班运营方委派商务代表赴中国采购样品,提出从青岛带走20吨地沟油样品回去试飞。

SkyNRG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德克·克罗内梅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去年开始荷兰方面已经在中国积极寻找废弃油原材料的供应,且对来自中国很多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非常满意。目前公司主要关注中国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比较多、食用油消费量高,废弃油的产量也相对较多。除了中国,公司还从北美以及欧洲其他国家进口废弃油原材料。

地沟油“上天”

英国航空公司也在尝试

据相关人士介绍,随着地沟油航班的开始起航,荷兰国内对地沟油原料制成的航空燃油需求量非常大,远远超出当地的提供能力。

据悉,上海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与荷兰皇家航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绿铭将为荷兰皇家航空提供由废弃油转化成的“0号生物柴油”1万多吨,不久后第一批油即将发货,经过荷兰公司的技术再处理后变为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

2011年,荷航还宣布,从9月份起,启用以生物煤油(即俗称的“地沟油”)为燃料的客机执飞阿姆斯特丹至巴黎的航班,以减少碳排放。

而荷兰航空并不是唯一一家将废弃油“飞上天”的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英国已有航空公司尝试了将动物油脂转化为航空燃油,并进行了试航;2011年,英国汤姆森航空公司也尝试将飞机其中一个引擎中的燃料,改变成废弃油处理成的燃料油,实现了试航成功;2012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也开始执飞洲际航线。

本组文据新华社、《半岛都市报》

释疑>

德克曾表示,由于原料成本和技术问题,该公司的这种地沟油燃油的价格是普通飞机燃油的3倍多。因为价格原因,目前荷航采取了50%地沟油燃料,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

但荷兰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国家小、人口少,吃油也不多,地沟油原料严重不足。据SkyNRG公司来华负责采购地沟油样品的商务代表称:“我们每年需要12万吨地沟油,有长期的、大量的需求。”

为何到中国买地沟油?

荷兰国家小,吃油少

买的其实不是地沟油?

是经过处理的生物柴油

链接>

防堵“地沟油”

国内还在想笨办法

为了防堵“地沟油”流向餐桌,云南昆明市近期出台“禁散令”。

据不完全统计,除昆明之外,北京、海南、青岛、西安、乌鲁木齐等多地为防堵“地沟油”,都明令禁止散装食用油销售。云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专家柴剑波表示,由于我国尚未出台“地沟油”检测标准,所以各地只能采取禁散这样的“笨办法”,来防止“地沟油”流向餐桌。

业内专家介绍,餐饮服务单位的餐厨废弃物,经过非法提炼与加工,形成了“地沟油”,然后又通过“回收油”“潲水油”等散装形式,重新流向餐饮企业的餐桌。柴剑波认为,“禁散令”只是堵住了“地沟油”的出口,要斩断“地沟油”的黑色利益链条,必须要管好“入口”,即餐厨废弃物。

“他们采购的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沟油,实际上它是我们所说的0号生物柴油,是地沟油进行加工后的成品。”青岛某生物能源科技开发公司副总经理郑德华说,在荷兰,当地的地沟油实际上都是废油脂,因为国外地沟油处置比较先进,不会像国内这样地沟油会被随意倒进下水道,掺杂各种垃圾、杂质,还需要工人像掏垃圾一样先掏出来,然后送进生产线去做工艺处理。

郑德华说,目前收购一吨地沟油的成本大约是4500多元,处理成本约为1500多元,再加上运输、检验等成本,一吨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后的出厂成本在6500元上下。

据他分析,6500元一吨的价格,对荷兰方面来说,他们会觉得比较高。因为荷兰地沟油的收集都是政府出钱资助企业收集,因此不需要承担高昂的收集成本。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