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当前价格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09/9/4 9:45:46   
>> 相关新闻链接
·"暴利"地价急涨吹大房价泡沫 高房价面临回调压力 ·个人放贷或将放开 民间投资"20条"最惠中型民企
·旅游饭店行业规范删除12点退房规定 ·全球经济基本面不支持“退出政策”
·违法发布食品广告,退出市场! ·税务总局明确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
·扩大民营资本市场准入成“20条”最大亮点 ·加息,零息,负息全球利率进入“战国时代”
·专家认为:未来四个月的流动性不会发生逆转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让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

    近期政府部署下半年经济政策,通胀形势的控制是其中颇受关注的部分。当前,猪肉、鸡蛋、蔬菜等食品价格都有所上涨,加上要素价格调整作为调结构的重头戏之一,包括资源价格、水价电价的调整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价格水平,通胀压力增加的担心开始上升。

    笔者认为,近期食品价格上涨和资源价格的调整并不构成通胀预期形成的条件,不符合通胀恶化的形成机理。只要把价格上涨的因素分析清楚,深入研究通胀形成的机理和过程,保证货币政策在动态微调过程中,能够渐进控制价格水平过度上涨,就能防止通胀恶化。

  季节性影响不会持续推升价格

    近期商品价格的上涨从原因上分析,都不存在价格水平大幅上涨的内在动力,因此不必过分担心引发通货膨胀。

    鸡蛋和一些蔬菜价格的上涨,其原因是受到季节性影响,与过去年份的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性影响将会消失,价格会恢复到均衡水平,不构成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市场出现猪肉供大于需的情况,猪肉价格下跌,为了农民收益的稳定,发改委采取猪肉收储调节市场供给,稳定猪肉价格。因此,猪肉价格的上升不是市场供给不足引起,而是政策行为推动上涨的,也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市场原动力。

    最近旱灾可能使粮食减产,也成为粮食价格上涨预期上升的原因。如果粮食减产没有影响供求平衡,粮价不会上涨;如果减产造成供求不平衡使粮价上涨,只要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也应该由市场决定价格,这样可以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如果粮价上涨幅度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那么政府可以给予补贴。此外,粮食进口也是一个稳定粮价的预备措施。

  低通胀阶段是理顺水电价的时机

    笔者认为,当前对于水价电价的上调将引发通胀也是有认识误区的,目前的低通胀阶段是理顺水价电价的时机。首先,一次性调价不存在产生价格持续螺旋上升的机制,不会带来价格不断上升的压力。

    其次,公用事业的价格理论也已经发生变化。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供水、供电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由于其关系消费者的生活,价格一般由政府控制在低于边际成本以下。而近20年来,以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为基础的自然垄断的市场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公共财政能力限制,供电、供水的服务经常不尽如人意,私人资本开始进入这些公共事业领域,不但改变了由政府提供水、电供应的自然垄断市场形态,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更市场化的变化。新的模式不再控制水价、电价,水价、电价都开始高于边际成本,并随边际成本上升而上升。供电供水行业的利润上升激励私人资本投资意愿,更市场化的供水供电服务改善了公共事业的落后状态,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由于价格上升只是改变过去一刀切的补贴形成的低于边际成本的不合理价格,所以不会带来通胀压力。

    以菲律宾为例,菲律宾地处亚热带,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几乎天天停电,极大地影响生产活动和生活质量。后来政府采取BOT的方式,引入私人资本,不到一年时间,停电的问题基本解决。电价虽然较之前有效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并没有引发通胀。

    第三,水价、电价的上升使收入分配机制更公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政策的一刀切的补贴也应该随之退出。高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较多,应该较多支付公共事业的成本上涨;政府财政可在投资资本从较高水价和电价获取的回报所缴付的税收所得中,取得更大的能力实施针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的补贴,使收入分配机制更趋合理和公平。

  价格水平下半年会转负为正

    价格水平上涨也不等于通货膨胀。一般来说,每个经济体都有可承受的价格水平。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速度较快,价格水平上涨速度也较快,收入增长速度也较快,可承受的价格水平一般应该与发展速度同步。

    两会报告把国内的通胀水平控制在4%之内,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可承受的价格水平是CPI年4%的增长。笔者认为,只要收入水平随经济增长同步,在中国8%经济增长的情况下,通胀的承受力应该超过4%。

    随着经济增长逐步稳定,“保八”已经毫无悬念,价格水平也会呈上升态势。价格水平在下半年会转负为正,但这不意味着通货膨胀。只有当价格水平“膨胀”到接近可承受水平,或者价格水平快速上涨趋势非常明显,才能说是通货膨胀。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