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富士康“机器人大军”引发用工争议
来源: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12/1/13 9:12:28   
>> 相关新闻链接
·网易丁磊宣称养猪三年 为何不见猪跑? ·普拉达4亿港元助总裁玩帆船遭质疑
·柯达宣布重组业务结构 未来仍可能申请破产 ·石市一境外投资企业获“中阿合作杰出贡献奖”
·万科副总裁建议放松限购 住建委称不放松不动摇 ·雷柏科技:分享智能电视大发展的盛宴
·受累房产调控和市场影响 三一重工被曝大幅裁员降 ·为什么谷歌快 微软慢
·格力美的专利战真相 ·美的电器斥资2000万开拓印度市场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将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于众后,引起外界瞩目。

  其中,也有部分质疑声聚焦于一点———如此大规模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一线后,将会对企业用工造成何种冲击?对此,业内专家又是如何看待?

  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

  正如富士康所说,出现在某些生产线的机器人将用于“协助”而非“替代”人类生产———记者走访业内专家时,这一说法在他们口中得到了印证。

  不过,他们也预言,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短期内将挤占人类岗位的现象仍不可避免。

  “假如说,一条装配线上原来需要10位工人,如果这条装配线换成使用机器人,就意味着这10位工人将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刚说,短期来看,“机器人战略”势必伴生着一批生产工人的下岗。

  但同时,大规模机器人的出现也会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都需要更多企业人员来从事。

  “随着机器人加入生产,企业会对一线生产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长远来看,反而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谢刚说。

  “机器人承担的是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人力被解放后,可以投入到服务、研发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谢刚说,一旦机器人大规模投入生产线,富士康则要想办法对被替换下来的那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使其重获操作、维护机器人的工作机会,或者进入一些伴随机器人而产生的新部门就业。

  使用机器人可提高生产效率

  与人类相比,出现在一线生产岗位的机器人究竟存何优劣?专家认为,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消除外界对机器人的认识误区。

  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谢刚认为,将机器人理解为外形类似于人类的精密机械设备颇为狭隘。反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或操作的机械设备都可称为“机器人”,因此“机器人”可呈现履带、机械手臂,抑或人形等多种外观。

  “在生产线上,工人相比机器人操作较为不准确。”谢刚举例说,产品通过机器 人 抛 光 , 成 品 率 可 从8 7 %提 高 到93%,因此无论“机器手臂”还是更高端的机器人,投入使用后都会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其次,机器人有更高的承受力。富士康的工人队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长期重复简单的劳作使他们压力倍增。

  出现员工N连跳后,富士康正在通过采取大范围涨薪、大规模迁厂、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等举措,避免悲剧重演。而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也能使富士康避免遇到类似的“麻烦”。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也是富士康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我国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成长13%以上,职工工资成长15%。成本压力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富士康自然会考虑转变生产方式。”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副教授耿晔强说。

  他认为,富士康早期得益于大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消失。因此企业会从利润最大化出发,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利润。

  大规模使用机器人难以做到

  在业界看来,富士康机器人项目的启动,不仅将推动企业内部寻求转变生产方式,也将带动地方相关产业和相关人才的需求。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机器化生产时代将随之到来?

  “如此大规模造机器人,投入的资金自然不是小数目,而作为企业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也要考虑到相关生产线工艺流程的改变。”山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一位副会长说。

  他认为,机器人不是通用的,需要不同零件和不同程序,尤其富士康为IT企业代工,更需要考虑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家为IT代工企业,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需要考虑资金回收成本。

  “就成本来看,使用机器比较昂贵。目前全国范围内加工型企业的利润空间都特别小,事实上很难做到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只有像富士康这样生产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尝试使用机器人。”

  受访专家称,一些高危环境需要用机器人代替人类操作,但目前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成本更高,而且相关程序开发也并不容易。为此,实力雄厚的富士康也要做好充分准备。(记者 张羽 刘翔霄 魏飚)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