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记者任峰 张舵)9月27日,随着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5代TFT-LCD生产线量产,中国内地大尺寸液晶屏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被改写。
京东方8.5代线项目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是京东方在北京投资建设的中国内地首条TFT-LCD高世代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80.3亿元,玻璃基板投入设计产能为9万片/月,产品以55英寸以下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显示模组为主。预计达产后年产量达1300万片液晶面板,产值近200亿元。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说:“8.5代线主要产品开发按计划进展顺利,已与多家国内品牌厂商签订了合作开发产品意向书,进行产品开发对接,而8.5代线可经济切割的最大尺寸产品——55英寸电视用液晶显示屏也即将批量生产。”
据介绍,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已替代CRT(彩色显像管)成为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是新一代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下游整机的核心部件,其成本约占电视整机成本的70%-80%。
然而,在液晶显示产业领域,韩国、日本等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核心技术和绝大部分的出货量,牢牢控制着产业话语权。
2009年,在成都4.5代线、北京5代线运营良好的基础上,京东方自主建设合肥6代线和北京8.5代线两条高世代线,广泛覆盖中大尺寸显示屏领域,打破了海外企业对中国内地液晶显示产业高世代线的技术封锁。“特别是8.5代线的投产,彻底改写了中国大尺寸液晶屏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王东升说。
京东方8.5代线不但是京东方自主建设的全球主流高世代线,也是北京市电子工业史上单个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通过8.5代线的建设,京东方构建起1.8-55英寸全系列液晶面板生产体系,完成了对大尺寸面板显示环节的布局。
目前中国内地TFT-LCD材料与器件的国产化程度已接近60%,预计五年内有望超过90%。该产业对中国内地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通过多年的积累,中国内地已有数十家装备企业进入TFT-LCD装备制造领域,尽管目前装备国产化率不足10%,但随着生产线的规模化投资和装备技术水平的提升,装备国产化率未来五年有望达到30%以上。
不仅如此,液晶显示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极强,是多种技术融合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可大大促进电子玻璃、半导体芯片、LED照明、计算机集成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基础。
京东方8.5代线目前已经吸引了康宁、冠捷科技和住友化学等诸多世界知名企业就近配套。以京东方8.5代线为核心的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包括显示器件核心区、整机区、上游配套区、设备备件加工区、A/S中心区、保税物流区等6个功能区。作为国际主流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京东方8.5代线所带动的总投资已经达650亿元,有望形成产值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产业集群。
随着京东方等液晶面板制造企业产能规模的逐渐扩大,中国内地平板显示产业目前初步形成了多种技术竞相发展、配套产业渐成规模的局面。
在9月初举行的“中国·北京2011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说,近年来,中国内地平板显示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多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线投入生产,新显示技术发展迅猛,上游配套装备产业逐步完善,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平板显示产业研发和生产的基地之一。
多位与会专家及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内地平板显示产业目前正处在“从弱变强”的质变过程中,未来几年,平板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关键地区。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