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做强做优深化改革
以上这些数字可以说为“十一五”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然而国企改革可谓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必须围绕做强做优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
首先,突出主业、把主业做强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一个基本要求。以房地产行业为例,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非主业不是房地产的中央企业,需要逐步从房地产市场退出,这是突出主业的一个必然要求和方向。
目前这项工作可以说进展顺利,另外也必须看到,这个退出需要一个过程。中央企业有一些介入了房地产业,实际有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有一些中央企业,尤其是独立工矿区,职工宿舍都没有交出去,职工宿舍是自己建、自己维修、自己管理,这样的企业要真正退出房地产就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原先在城市中心的企业,现在要搬到开发区。原先占的地自己开发去安置职工,它要退出需要把这个项目做完。
国务院国资委对房地产业的政策非常明确: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可以参加商业性竞标,没有主业的只能从事自有土地的开发,开发完逐渐地退出。2010年退出房地产业的企业有14家,今年估计有20多家。其他企业把现有的项目做完,会逐渐退出,集中资源搞自己的主业。
其次,涉及中央企业红利的上缴问题。2010年中央企业利润总额是113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是5621亿元。2009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是315亿,2010年国有资本收益测算值超过600亿,增长幅度将近一倍。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有一个很大的变化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利润全额上缴,亏损了政府再补贴——严格地讲实际是收支两条线。改革后的一段时间发现这个政策执行不下去了,主要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亏损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多,而盈利的企业很少。1994年前后做了一个很大的政策调整,停止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和亏损补贴。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好转,2007年开始上缴国有资本的经营收益。
2007年国企红利的征收标准是5%和10%两档。征收标准较低,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国有企业的包袱还很重,需要很多资金去卸包袱;企业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今年上缴的比例提高到10%和15%两档。随着以后国有企业经营状态进一步改善,这个上缴比例应该是进一步提升的趋势。最终对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将提到国内上市公司分红的平均水平——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
国有企业利润通过投资形成了新的净资产。“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的净资产平均每年增长15.6%,基本是五年翻了一番。这个净资产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利润转化。
国有企业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它的利润内部人不可能分掉拿走。这好像是家里有一笔储蓄,平常不用,存在银行里,一旦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使用。这几年中国处于高增长时期,财政增收还很大,但是这种速度不可能永远这么高。一旦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这笔资产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改革的探索没有止境
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对面临的一些新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
首先,关于走出去问题。“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比较大,效益是不错的。2009年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占中央企业总资产的19%,当年实现的利润占中央企业利润总额37%。这说明“走出去”的战略是对的,也说明中国企业在很多方向上有比较优势。
当然,“走出去”的风险也非常大。国有企业境外亏损的性质和境内亏损是一样的,出现重大亏损,实际是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从制度上讲,国务院国资委要查明原因,明确并且追究责任。随着中央企业境外资产的增长,境外资产的监管实际上对国务院国资委来说是一个新课题。监事会把监督范围延伸到境外去;委托境外中介机构统一进行审计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可探讨性。无论怎样提高监督的有效性,首先企业的责任主体必须明确。因为中央企业境外资产一般都是二级企业的资产,监督责任首先在集团公司。
国际化经营是整个国有企业包括中央企业的一个“短板”。因此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第一,高度重视,谨慎经营,严防风险。第二,高度重视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培养,切实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其次,产融结合的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企业经营的方向,国务院国资委也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有这个必要。例如大型企业集团有一个财务公司,有利于集团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资金的有效运用。大型企业集团办财务公司是产融结合最浅的一个层面,往下走还有不同的深度,例如大型企业集团参股金融结构、金融为主业服务等。国务院国资委现在研究的问题是,大型国有企业走到哪一步比较合适,同时要注意防范哪些风险。
最后,关于高管薪酬问题。国资委成立之后就建立了一套薪酬的管理办法,既依据考核结果,也参照社会上的水平,采取了半市场化的办法。之所以是这样一种折中办法,是因为这些企业需要参与竞争,你的岗位需要有一点市场竞争力,你要承认这个岗位的价值。但是同时他们又不是完全的市场人,国务院国资委对他们的管理还有很重的行政色彩——这也是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折中措施。因此,国企高管薪酬明显比社会上同类岗位要低。他们的收入对于国务院国资委和监事会来说是非常透明的,是没有问题的,需要的话可以向社会公开。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