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改革需要,我仍然可以冲在前头”
2004年,65岁的马胜利第二次出山,应聘担任青岛双星集团副总经理兼双星马胜利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闻听老马出山,杭州17家造纸企业老板集体请老马吃饭,要求给老马“打工”。北京一家造纸企业当即就与老马联系,要求挂上老马的招牌,贴牌生产,每年给老马的公司120万元费用。
马胜利何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他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代表。”杭州青春宝总裁冯根生曾如是说。
1987年,马胜利为了发展企业,吸收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企业,组建成立“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他一人担任了100多个分厂的法定代表人。
但由于集团企业太分散,集团的发展出现了诸多困难,且累及与之息息相关的大本营——— 石家庄市造纸厂。1991年,马胜利集团正式宣布解散。1995年,马胜利被上级主管部门免职,从此淡出人们的视野。
历史似乎总在重演。在被聘为双星副总后不久,这个“头衔”也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一直不甘寂寞的老马,是否会再次寂寞下去?“我曾经给自己总结过十大失误,只有学习才能认识不足,开阔思想。”老马潜心学习了《哈佛管理丛书》后,还在不停地拜名师,访名校。
“就想这么闯下去,如果今天在改革上需要我老马,我仍然可以冲在前头,不管是当先锋,还是当勇士,我都干!”时至今日,马胜利雄心依旧。
“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对今天的改革有所裨益”
2003年11月17日,青春宝总裁冯根生在杭州组织了名为“为了忘却的纪念”的聚会。马胜利等20位优秀企业家受邀前往。
当主持人请马胜利上台时,在雷鸣般的掌声与耀眼的闪光灯前,马胜利说了一句“我比较坎坷,看上去是最老的”之后,当众泣不成声。
了解马胜利的人知道这位改革风云人物内心的“悲情”。
1991年,马胜利集团正式宣布解散;1995年,在企业仍处于盈利时,马胜利被上级主管部门免职。这些都被看作是马承包时代的终结标志。
其实,在此之前,风光无限的马胜利一直在经受着一些干扰。
1984年4月,一封以“造纸厂广大群众”名义发出的检举信,揭发马胜利“文革”中问题严重,是“三种人”,又犯有经济罪,道德败坏等等。也曾有人举报他1984年完成的利润指标是假的。这些举报与揭发最后都被组织澄清。
1985年10月,某报一篇名为《关于马胜利的一些情况》的内参报道,列举了马胜利的9大“罪状”。一年时间内,马胜利接待了9个调查组。
正如马胜利自己所言,他的坎坷经历并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表达的。“我当时退下来只有135元生活费。免我厂长时,查了半年账,结论是:经济上非常清楚。我是清白地退下来的。”
尽管有些命题不是马胜利本人所能破解的,但时代的进步越发映照出老马当年率先承包国企的意义。
“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对今天的改革有所裨益。”这位饱经沧桑却又不乏豪情的老人对我们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