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这个事情,广东高尧县(音)一个农民陈志雄(音)包鱼塘,原来生产队年年放鱼,年年不见鱼,都被人偷光了,这个姓陈的农民跟生产队谈,这个鱼塘包给我,我一年给你多少钱。于是就包给他了,他派人看着鱼塘,结果大丰收,交给生产队里,自己还赚了几万块钱。这时旁边的农民就眼红了,你看,集体的生产资料,他还雇工,还剥削,他凭什么拿那么多钱?为这事儿,《人民日报》讨论了四个月,还是支持他干起来了,这是雇工问题的争论。
第二是长途贩运,因为农产品有了剩余之后必然要交换,就要长途贩运,当初长途贩运是作为投机倒把来看的。投机倒把属于《刑法》要抓的,这时候温州就出现了八大王事件,温州有八个个体户,搞长途贩运,眼镜的、照相的、灯具的,做大了,这些人为什么发了,说是因为投机倒把,就把这些人都抓了起来,灯具大王、眼镜大王,还有把做电话本目录的人也给抓起来了,一共八个人,理由就是投机倒把,过了一年才放出来,一年之后中央政策才变了,允许农民搞流动。投机倒把这个罪名到90年代才把它改掉了。
雇工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雇工超过七个了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看一看再说,所以私营企业是在1978年到1982年这几年看出来的。在私营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出来了,1984年中央出台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两个决定,允许科技人自己投资办企业,所以他们叫做民营科技企业,1984年以后起来的,柳传志就是那时候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对外开放也有很大的促进,从1979年之后招商引资,外资也进来了,颁布了《外商投资企业法》,私营企业是最后出现的,第一是个体户,第二是外资企业,第三是民营科技企业,最后才是私营企业,1987年十三大,理论上突破了,初级阶段理论的突破,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到了1988年修宪,《宪法》第一条规定私营企业合法,所以私营企业(发展)更加曲折一些。
用过去的观点看雇工叫做“剥削”,用现在的标准来看叫做“解决就业”。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思想一下子解放了,邓小平批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提出来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所以1992年以后有一大批人下海搞企业,民营企业得到了发展。
但尽管如此,那时的私营企业还是作为公有制的补充(存在的),到了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主义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承认个体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非常重要,标志着私营企业从体制外的补充进入到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2002年中共十六大有了一系列的突破,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这就不得了了,把私营企业剥削的帽子摘掉了,保护私有财产,更号召老百姓通过创业去解决就业,创业是干什么?就是办企业,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大家都要从无产者变成有产者,所以这些年来私营企业每年都有很大的增长,到去年年底已经有659万户,个体户2900万户,个体户、私营企业加起来(解决的就业)1.4亿多,加上外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其他股份制企业一共解决2.3亿多人,他们创造的财富占GDP的65%,解决的就业是75%,(贡献的)税收是49%,这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
60年,前30年是利用、限制,后来是消灭,最后是批斗,文化大革命中是批斗私营企业;后30年承认合法地位,鼓励、支持你发展。60年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