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昨日在财新峰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实现“三个转变”:从物的追求向人的自身发展转变,由追求经济总量转向增加国民收入,由强调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
迟福林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当前,公共产品的短缺已经取代生产型短缺,成为中国当前的突出矛盾,“增长一俊难遮百丑”。
他表示,在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追求经济总量,目前过高的投资率不会下降,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则会加强,各级政府也很难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公共服务为中心。
前不久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扩大内需,对此,迟福林认为,“要真正扩大内需,必须实现几大转变: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由工业化主导转向城市化主导,由高耗能、低效率的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而谈及具体操作,迟福林表示,需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能源消费总量是否应与经济增长挂钩,这与中国对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相关;二是公共产品短缺背景下中国如何转型。“这需要推动城乡公共产品一体化,并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向民营资本开放,向外资开放。”记者梁敏 吴婷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