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猪崽 请农户代养
“我家找在农村的亲戚帮忙养了两头猪,估计年底就能杀了,这些肉估计够我家吃大半年的时间了。”Q友“黑田”称自己对物价上涨有先见之明,出钱买两头猪崽,找农村的亲戚帮忙养成了大肥猪。
“黑田”的帖子收到一百多个Q友的回复。有Q友称,自己在住家阳台的花盆里种了些菜,但远远不够日常食用;有Q友则表示,准备跟着“黑田”学习,向农村的亲戚“求助”,帮忙养几头猪,再帮忙种点菜。“即使给亲戚一些钱,也绝对比在市场上买菜划算,还不用担心菜有农药,猪也是不喂饲料的。”
舍近求远 差价省出来
转战各大菜市、超市购买便宜的肉菜与日用品,也成为Q友“抗涨”的方法。有Q友介绍,学田湾市场的黄瓜卖得比南坪菜市的便宜,有Q友则透露,西三街市场的鲫鱼比学田湾的还便宜。
“鱼洞的菜比南坪便宜,爸妈现在经常大清早坐车,专门跑到鱼洞去买菜回来。”Q友“Gina”介绍,自己的父母退休在家,为了买到便宜的菜,现在每周会专门到鱼洞的菜市场买两次菜。每次买很多菜,省下的钱除去车费,算下来还有节余。
打时间差 专淘收摊货
中午12点和下午5点30分一般都是买菜的高峰期,避开这些时段买菜是省钱的好办法。“我婆婆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6点多准时挎上菜篮子去市场,买当天下午和第二天的菜。因为那个时间段的菜最便宜。”Q友“张星”说,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学会打时间差买菜,早上和傍晚是买菜高峰,小贩们难免会哄抬物价。而到了中午和晚上,小贩们为了早点回家,有时会把菜价降到一半。
Q友“妙笔生草”则喜欢在晚上8点之后去大型超市“捡便宜”,“超市水果和蔬菜不能隔夜,所以晚上会降价”。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