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康师傅公司公关部,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我们企业暂时还没有接到关于短货方面的通知和消息,这个可能跟我们企业没有很大的关系。”
随后,记者将电话打到了便利超市提供给记者的供货商,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送货员告诉记者,近期的缺货与康师傅宣布涨价,供货商囤积货品有一定关系。
针对康师傅这次的提价行为,记者昨天向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进行求证,由于种种原因,康师傅方面并没有接受采访,但还是向记者发出一份书面回应。按照康师傅给出的说法,之前的瘦身说和现在的涨价,都是企业不得已的决定,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民生食品与相关原物料价格大幅上涨。
如今在市场上,无论是普通食品还是生活必须品,仿佛都躲不开一个涨字,从绿豆、大蒜,再到如今的方便面、白糖、食用油。著名经济学家马光远就认为,方便面本身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从它的价格上涨可以预见到未来CPI的走向并不乐观。
马光远:我觉得目前很多包括食品在内的,由于原材料涨价,出现涨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应该来说比2007年集体涨价引发的协同效应要更大。因为目前来讲,整个流动性非常充裕,而且是负利率,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成本在提高。包括方便面在内,出现一系列涨价行为,归根到底是货币在后面起了一个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不是有没有跟随,而是肯定会跟随,肯定会涨价,这是时间问题。所以要看这么一个东西,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并不是必需品的东西能反映什么?反映的就是我们CPI上涨的一个态势、一个流动性过剩的态势。所以无论是什么日常生活必需品,即使现在没涨,也会有一个补涨的过程,最终能够反映CPI未来的走势,也是下一步整个物价走势。
尽管对未来CPI的走势不抱乐观,但马光远也坦言,现在还不至于产生恐慌的情绪,特别是像方便面这样的非必需品。
马光远:我觉得对于一个理性地人来讲,如果说判断未来整个方便面、食用油等等价格看涨的情况下,适当囤积一点当然也没什么。7月份的时候有专家就跟老百姓讲,7月是物价的最高点,过了7月整个物价会往下走。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而且应该整个物价走势并不乐观,但是我们整个利率又是负利率,(货币)流动性非常旺盛,M2是GDP的两倍多,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做自己的选择。但是对方便面这些东西没必要囤积很多,因为我们平常不会用得很多,再加上每年到年底,国家的物价部门对物价做出稳定市场的种种举措,所以未见得要把所有东西都搬到家里来。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