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食品价格成未来物价“疑问手”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0/11/2 11:04:31   
>> 相关新闻链接
·国美"分裂"悬念依旧 非上市门店去留仍不明朗 ·再探国产香烟遭遇“重金属门”:不超标也超高
·国际油价全面走高 ·华北一流现代农业观光园昨“起步”迎客
·前三季度石家庄市机电出口保持恢复性增长 ·10月中国PMI超预期经济回暖趋稳
·创业板解禁首日市场高开高走 ·我省房贷市场7折利率全面叫停
·前9个月省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3元 ·要主动为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提供坚强保证
    从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来看,我国食品价格所占比重最大,与工业品价格的“剪刀差”仍然明显。再加上不同于众多工业品的产能过剩,多数食品处于供需链条的“紧平衡”状态。再加上二季度以来房地产等资产领域调控压力加大,如果从货币现象来理解通货膨胀,不排除“过剩”的流动性流向食品领域。上月央行果断加息,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炒作式通胀”的自我实现。

    当经济需求、货币供应和食品价格增幅出现“三碰头”时,物价通常发生明显上涨。当前从经济需求来看,中国经济远没有达到过热的程度,仍然处于由回升向好到稳定增长的过渡阶段。业内人士预计,10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在13%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2%左右,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7%左右,这些数据的背后,意味着宏观经济尚在潜在增速范围运行。

    至于非食品价格,数据显示,居住类价格涨幅已经连续3个月回落,短期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另一个不确定性是输入性价格的传导压力。但在我国,非食品价格除受国际大宗商品影响外,同样受到政府调控、劳动力成本以及资源要素改革等诸多因素影响,只要有效实施调控政策,未来物价全面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韩晓东)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