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沟通,包括帮助学会放弃
不过,认识自己,并把看到的结果,尤其是自己的不足之处大声说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想像,12岁的大儿子在对他父亲说出那番话之前,经历了怎样的挣扎。幸而孩子往往单纯而直接,所以有时自己“知难而退”了,而公司里的大人们,由于多了一层“面子”的顾忌,在面对挫折时往往更加痛苦。
微软有一套管理工具,被称之为“差距分析”(Gap Analysis),专门用于评估那些有志进阶的高级经理的弱点——工具很先进,但并不能减轻经理们的痛苦。事实上,这既是一种帮助,但也相当于一次“炼狱”。
“差距分析”操作的方式,是由人力资源部主导,对这名高级经理开展全方位评估——方式有些类似于360度评估,但问题数量减少,而且所有问题会针对其弱点进行。例如,某评估对象的演讲技能较差,就会通过评估分析出,他(她)到底是语言不过关,还是不善于和听众沟通等原因。
历时一个月的评估结束时,最艰难的时刻到来了——张宏江必须当面告诉这些雄心勃勃的高级经理们,你有如下缺点,和你梦想中的进阶岗位有着如下的差距。
“他们通常的第一反应是非常失望,毕竟是同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有时可能会对评估结果感到意外,甚至有抵触心态,拒绝接受评估结果。尤其是他们的事业到今天为止发展非常顺利,你很难告诉他‘你遇到了天花板’。”
接下来,张宏江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与这些沮丧的经理们反复沟通。最后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那些在事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人,满怀抱负,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其实可以停下来想想:我能走到今天相当不易,我其实已经很成功了。
张宏江对于自己成就的认识同样来源于他的孩子。4年前,他曾和朋友谈起:看来我儿子将来最多也只能做到我这个程度,工程师的料。对方回答道:你儿子如果能做到你的程度,就是很成功的。
“这句话提醒我,自己其实还不错。在进步和能力之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张宏江笑道,“当然,作为一名领导,我更愿意看到部下满怀动力往上走,但一定要把自己的差距弥补,而不是以结果为目标。”
在经过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沟通之后,张宏江会帮助“受到打击”的经理们认识到:这是事实,我必须接受。再下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和他们一起制定发展计划,通过参加相应的培训,或者追随导师学习,最终填补差距。“这其实是挺‘无情’的一件事情。”张宏江说。然而,公司和家里的不同,就在于这是一个理性战胜情感的场所。
既不能做简单比较,也不能无情地告诉他:对方比你强,只能对他说,扬长避短。
张宏江坦言,孩子小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果在某一点上不如别人的孩子,心里马上会有沮丧的感觉,现在没有了。因为做了16年的父亲之后,尤其是有了两个性格和特长很不一样的男孩以后,他越来越能做到“接受孩子是他们本身,爱他们原来的样子”。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