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创新品种、提高质量,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同时,坚持存量调整优化和增量严格准入相结合,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运行方式和消费模式。此外,还将继续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一批产业联盟;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另外,将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一增一减,提高工业增加值”
“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年耗能1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企业节能约1.3亿吨标准煤。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8.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6%。
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我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工业增加值率能否提高,这是解决工业发展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李毅中透露,“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工业的增加值率。
李毅中认为,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着力点。
“一个是在增项上做文章,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个是在减项上下功夫,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推进减排治污,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李毅中表示,做到了这“一增”“一减”,创造出更多的工业增加值和GDP,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