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健全快速反应机制
目前,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尽快遏制经济下滑趋势,以自身经济增长带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同时,要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坚决遏制贸易保护主义。
1.加大对外磋商和交涉力度
对于明显不公平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关部门应与相关国家进行及时有效的对话、磋商与交涉,坚决反对任何国家针对中国实施的歧视性政策。一旦发生贸易摩擦,政府应充分利用WTO解决贸易纠纷的协商机制,必要时也要及时采取针锋相对的行动,以帮助国内企业维护正当权益。同时,应与主要贸易合作国家和地区建立高层对话机制,增进互信,避免将贸易摩擦复杂化、政治化。
2.加大对内服务与协调力度
加强对外经贸的过程管理,健全包括预警系统管理、调查跟踪管理、案件处理过程和事后跟踪评估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法律体系和操作流程。在密切跟踪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的同时,重点关注各国的贸易政策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同时,适时调整贸易政策,根据当前形势制定应变预案,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切实稳定我国外需。
3.争取产业保护的主动权
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中,我国不能仅将自己当作被动受害者,而要尽可能争取产业保护的主动权。比如,及时研究各国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是否含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条款和内容;积极参与WTO对各国经济政策的审议;对针对我国的贸易歧视果断启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工具等。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加强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外行业协会在保护国内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行业协会管理体制不顺,其应有的协调、指导、咨询和服务功能都亟待加强。
1.健全贸易监测和预警体系
一方面,行业协会要对本行业主要出口产品的数量、价格以及出口市场变化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对可能发生的贸易保护及时进行预警;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应随时对重点产品的进口数量、价格及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影响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进口产品的异常情况,并组织国内企业提出产业损害调查申请,维护国内产业的合法权益。
2.规范出口秩序
定期进行市场调查,占有详细资料,分析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问题,尤其应加强对一些比较敏感产品的跟踪研究,协助企业制定出口规划,控制出口节奏,防止短期内某一商品大量涌入某一市场。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社会职能,通过制订行业指导价和自律公约,防范、制止不正当竞争。协助政府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和年审制度,严格规范出口主体行为,对违规企业给予必要处罚。
3.建立良好的对外关系
利用其特殊地位和有利条件,加强与国外相关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的联系,通过对话交流、业务合作等方式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争取把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及时避免贸易摩擦,尽量减少贸易摩擦带来的损失。
4.组织行业培训
组织本行业的企业进行市场经济、国际贸易、反倾销、反补贴等相关法律和知识的培训、宣传和普及,培养和锻炼一批过硬的专业队伍。建立专门机构和部门,规范本行业应对贸易摩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具体协调和指导国内企业申诉和应诉工作。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