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兼顾百姓承受能力?
兰州市城关区曹家厅社区专干刘燕萍说,社区有2400多户家庭,她对10%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人反对涨价,3%的人无奈,2%的人表示无所谓。
“百姓对最近多个城市集中上调水价的消息反感,真正的担心是水价涨了后是否会引发涨价‘连环效应’。”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伍华军说。
从1992年8月至2006年1月,兰州市居民用水价格有7次调整。但是,兰威水务公司似乎陷入“涨价-盈利-亏损-涨价”的怪圈。上海、武汉等地的水务企业也是如此,累计数亿元的亏损赫然在目。但问题是,这部分亏损就应该由老百姓来埋单吗?对于成本质疑,一些部门和水务企业作出回应。据甘肃省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科长王鑫忠介绍,2008年兰州居民用水实际单位供水成本为1.633元/立方米,具体构成是:每立方米制水成本0.722元,输水费为0.435元,管理费为0.476元。而当年兰威水务公司审核后的单位定价成本为每立方米1.72元。
上海城投公司财务部相关负责人给出水价构成的另一个版本。他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管理、销售、财务等间接成本,前者占总成本的80%,后者占20%。尽管上海此次上调水价增加了企业的净收入,但短期内还不足以弥补企业的亏损。
然而,参加听证会的有关人士却不认同水务企业的“成本账”。在上海上调水价的听证会上,一位业内人士援引官方的统计数据提出:“2008年上海自来水产销差率达到17.5%,部分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水资源损耗非常可惜,这方面能不能降低成本?”水价成本不清其实反映了当前水价改革的一些制度缺陷。“并非是涨价不合理,而是水价的定价机制不合理,涨价可能成为供水企业转嫁不合理成本的借口。”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承说。
针对水价成本的争论,傅涛表示:“企业的供水成本有一个系列的公式,有专门的监审办法,原因就在于公开性不够,所以国家提出要改进,加强供水成本的监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