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连续两月高企,且创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毫无意外地,随着中国贸易顺差数据的出炉,国内外市场总是会“炒一炒”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尽管人民币不存在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但是在诸多因素的“挤压”之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速度是否将超预期?
昨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18,再度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自6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经累计达到0.7%。这一数值已经稍微超出市场对央行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下波幅维持在0.5%范围之内的预期。
尽管人民币不存在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但是在诸多因素的“挤压”之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速度是否将超预期?而在全球经济复苏局面陷入混沌,中国经济数据表现冷热交织之际,汇改重启之后的人民币升值节奏究竟该如何把握?
升值压力加码
6月份,我国贸易顺差意外扩大,这成了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最为直接的推动力。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为200.2亿美元,这是继3月份出现贸易逆差及4月份贸易顺差额仅为16.8亿美元之后,中国贸易顺差连续两月高企,且创去年10月以来的新高。毫无意外地,随着中国贸易顺差数据的出炉,国内外市场总是会“炒一炒”人民币升值的话题。
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出口的强势增长和贸易顺差的进一步回升,预计会加大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而一再被推迟公布的美国针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半年度汇率评估报告,近日终于有了定调,在美国财政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中,中国并未被列为汇率操纵国。不过,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表示:“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速度……我们将定期密切关注人民币的升值情况,继续致力于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机会。”
“至少在未来一两个月内,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仍会频频显现。”一位中资银行研究员表示,“一方面,继5月和6月中国的贸易顺差扩大之后,预计七八月份仍会延续这一趋势,这将直接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骤起。另一方面,近来‘热钱’又出现回流的状况,也会对人民币升值形成一定压力。”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