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保定电(记者郭志昆)2009年7月17日,本报以《望都“一卡通”帮扶1200特困户》为题,报道了望都县创立的帮扶弱势群体的新模式。6月1日,保定市委、市政府在望都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推广助困“一卡通”活动。
■凭卡可享37项优待
望都县龙庄村的李青春患有尿毒症,父母和妻子都有病,两个孩子正在读高中。正当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时,县里开展的“一卡通”活动救助了他们一家人。疾病得到及时治疗,经济上获得有效帮助,两个孩子的学习费用也得到一定减免。
目前,望都县已向全县城乡特困家庭发放2400多张“一卡通”救助卡,受助者凭卡可享受政府20多个部门的37项优待服务。该卡整合了涉及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就医就学、就业创业、出行购物等多个领域几十项优惠政策。如持“一卡通”可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子女上公办幼儿园免收保育费、教育费,上公办小学和初中免收作业本费,上公办高中免收学费、住宿费;在指定医疗机构门诊看病免交挂号费,减收5%治疗费,减收20%检查费,住院减收药品利润的30%、减收医疗费用的20%……广为群众关注的出行难、子女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一卡通”改过去“一事一帮”、“一人一帮”、“节日帮扶”为常态帮扶,将20个部门和社会经营机构的优惠政策和服务项目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整套工作机制,使帮扶效果达到了最大化。“一卡通”详尽列出了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的优惠和服务项目,并有详细的服务地点、服务人员和服务电话,注明了使用方法,使群众一目了然。同时,对服务项目中所涉及的帮扶单位,安排了专职人员主管、主办,对未按要求履行规定职责的,追究其单位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7月底前完成推广
5月31日,保定市委、市政府两办专门发布在全市推广助困“一卡通”的实施意见,强调“一卡通”是惠民便民的直通模式,通过一张卡片把几十个部门的几十项救助政策集中整合起来,对困难群众实行“一揽子”帮扶。推广助困“一卡通”是开展亲民爱民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困难群众在享受国家普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享受更宽范围、更大力度、更为方便的帮扶,得到更多的实惠。
保定市委副书记王晓栋说:“助困‘一卡通’形式新、方便用、效果好,要迅速在全市范围内推开,7月底前全部完成。”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