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三季度加息可能性大 不必过度担忧通胀降临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0/5/27 14:24:28   
>> 相关新闻链接
·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今日发布 开发商负责前期物业 ·北京完成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房价跌五成银行受不了
·苹果市值10年后再超微软 成全球最大技术公司 ·比亚迪击败苹果 登顶“全球科技企业百强榜”
·固话用户数连降的背后 ·月租费,想说“再见”不容易
·严征土地增值税有助打击囤地 ·土地增值税细节明确 有望成房地产调控利器
·国土部摸底35座城市商品房成本 或揭开房产利润之 ·《工资条例》是“酸葡萄”还是“甜鸭梨”

  近期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物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月份CPI创出18个月以来新高被解读为接近政策警戒线,有观点甚至认为通胀即将来临,加息政策将随之推出。中国证券报认为,一些人对通胀形势的判断过于悲观。从经济运行态势来看,不必过度担忧通胀降临。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经过测算认为,去年4月份物价水平较低,导致今年同期物价指数相对走高。未来两个月,新增物价上涨因素会逐月趋弱,即便加上仍处于高点的翘尾因素,二季度的物价也可以控制在3%左右。国家发改委强调,虽然今年翘尾因素较多,但在市场总体供大于求、重要商品政府储备充裕的情况下,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3%左右是有基础的。

  从CPI构成来看,食品所占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在4月CPI中,粮食、鲜菜、鲜果涨价合计影响占新涨价因素的84.6%。但是,蔬果价格过高,是春节后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异常天气所导致的短期价格上涨。进入5月份,全国气温转暖,蔬菜供应较为充足。如果不出现极端异常天气,整个二季度蔬菜价格都将持续走低,进而向下拉动CPI。

  食品类别中,权重最大的猪肉价格也不会在二季度快速上涨。一方面,国家从4月启动冻肉收储工作,止住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态势。根据一般做法,这些冻肉将在一段时间内逐渐投放市场,市场整体供求关系不会发生突变;另一方面,夏季我国猪肉消费量普遍偏低,市场需求平淡。

  一些人担心的影响物价水平的另一个因素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或将在近期调整。发改委在二季度物价走势分析中提到:“今年将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水、电、油、天然气等价格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这被媒体解读为国家或将上调油、电、水、气等资源品价格。其实,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价格调整,也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

  一方面,资源产品定价由政府管理,价格调整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均可控;另一方面,能源价格调整的确会向CPI传导,但比例较小,而且传导有一定的时滞。权威数据表明,从2004年至2008年,采掘行业的价格涨幅达到97%以上,原材料行业的价格涨幅达到48%以上,而同期CPI涨幅为19.1%,其中由食品拉动的涨幅为16.1%,只有3个百分点由上游资源品拉动。

  当前,一些人担心的通胀并未来临,来临的是愈演愈烈的通胀预期。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要管理好通胀预期。所谓管理通胀预期,是指对影响通胀预期的几个因素进行管理。当前控制通胀预期的一个有利条件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弱,国际粮价继续走弱,国际油价在70美元左右波动,因此不存在输入性通胀的基础。

  如果二季度物价水平控制在3%以内,预计加息时间将延后。三季度物价翘尾因素不弱,而且猪肉价格走强,这些因素将继续抬升三季度CPI,三季度加息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证券报认为,加息是宏观调控中力度最大的手段之一。至于是否加息、何时加息,CPI只是作为一个重要参照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在经济过热时期,市场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幅度较大,表现为GDP、M2以及CPI等多项指标超标,这样便可能会采取加息手段。然而,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不稳定因素较多,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出口环境尚未明显改善甚至会出现反复,民间投资依然不振,居民消费潜力远未充分释放,经济并未出现过热迹象,加息的条件没有发育成熟。因此,不必过度担忧通胀降临,同样也不必对加息忧虑重重。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