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北方本地品牌牛奶涨价 投入和利润分配倒挂
来源:中广网  更新时间:2010/5/22 11:37:23   
>> 相关新闻链接
·朱玉辰:股指期货初步实现“高标准”“稳起步” ·中国节能减排出重拳 电企不执行政策最高5倍罚款
·创新高成家常便饭 疯狂的黄金价格会飙向何处? ·楼市调控新政“满月” 沪二手房入“买方市场”
·世行称中国1%家庭掌握41.4%财富 两级分化严重 ·贾康:征物业税不能降房价但能去泡沫
·民间资金伺机而动 弃"宅"从"商"或成潮流 ·RBS:美联储或明年年中加息
·巴菲特更看重印度还是中国 ·2010年世界竞争力报告发布 中国领先英法日等国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08分报道,受原奶收购价格大幅上涨,人力、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目前山东、河北、内蒙古等本地品牌液态奶相继提价,尽管目前蒙牛、伊利等品牌奶价依然按兵不动,但受成本因素拉动,涨价仿佛是大势所趋。

  然而,奶牛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却反映他们的投入多,利润降低,而流通环节在整个利益链条中投入最少,获利却最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投入和利润分配严重倒置的现象,又该如何破解?

  在山东青岛家乐福、大润发、北方国贸等超市,琴牌、迎春乐等青岛本地品牌,无论是纯牛奶,还是酸奶,价格涨幅在10%左右。

  全国乳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各大乳品企业,虽然基本上都选择了按兵不动,但是调价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一家知名企业的部门负责人说出了众多企业负责人的心里话:

  我们也是硬撑着呢。长期下来企业没有盈利能力靠什么生存啊?作为业内人士我非常理解他们涨价,不涨都要撑不住了,我觉得涨价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针对本地奶价格上调的原因,青岛迎春乐乳业集团总裁潘瑞春说,原材料大幅上涨是涨价的主要因素:

  到现在原奶大概增长了50%,原来是2块4,现在到3块6,糖、包装材料,包括运输成本、工资成本都在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了30%左右,蒙牛、伊利有可能他在全国各地调奶,他的成本可能还会低一点。

  目前产奶量下降也是影响奶价的主要因素之一。内蒙古地区的奶牛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但是由于饲草料不断涨价和奶价低等原因,散养户普遍反映:在赔钱养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太平庄镇五路村现在一天的产奶量不到十吨,只有去年的一半。

  作为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地,河北省奶业在艰难中复苏,目前乳制品销售市场竞争激烈。河北省奶业协会发布的一季度运行报告显示,全省58个乳制品企业中有四分之一亏损,而且产业链利益分配不平衡,当地品牌“大众”乳制品终端价格多年未动,而成本却逐年上涨,企业利润下降。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奶农,更是感觉奶牛养殖成本高,养殖积极性下降。石家庄奶农鲁利斌一脸愁云:

  因为投资比较大,每一头牛需要一万左右吧,不能说你看着不行马上就卖了吧?那也不现实,因为那样赔的更多。

  奶源是乳品企业发展的基石,呼和浩特市政府和蒙牛、伊利两大企业协商,统一提高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奶源监管大队队长刘利平:

  2.80的蛋白是2.6元每公斤,2.85的蛋白是2.65元每公斤,2.9的蛋白是2.7元,从5月1号开始就执行这个标准。

  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上涨,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认为:牛奶价格上涨是正常的。

  现在全国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收奶价格在3块3左右,个体企业收购价格在2块8以上,奶源涨价了,牛奶价格上涨很正常。

  但是问题在于奶源供应环节投入最多,获利却最少,流通环节投入最少,获利却最多,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和利润分配严重倒置,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

  问题的关键是奶农和乳品企业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谁都想利益最大化。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我国建立了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由政府、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四方代表确定本区域内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但是,由于奶价协调委员会对企业没有监督制约职能,经常是公布了原料奶交易的参考价格,但部分企业拒不执行。奶牛养殖户在定价方面话语权依然很低,这些问题如何破解才能保障我国奶业市场稳定发展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

  奶农和乳品企业应该有合同制,规范收购价格,保护奶农的利益。另外,通过政府参与,使奶源竞争有序,另一个企业去抢奶源的时候,政府要规范,不如,奶农看谁价格高就卖谁,会促成无序的竞争,扰乱了价格。媒体然也应该参与进来,公布最低收购价格,谁破坏这个价格就是破坏了奶农的利益。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