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以来,我省蔬菜价格连续高位运行。统计数字显示,4月2日至5月2日,18种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为4.04元/公斤,同比上涨30%。目前,各地菜价开始下跌,有的蔬菜甚至出现30%以上的跌幅。那么,推动这轮菜价涨跌的原因是什么?
供应量多少决定菜价高低
5月11日,在永年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前来销售蔬菜的菜农络绎不绝。
“今天的批发价是多少?”记者和一位正在把自己的绿甘蓝往大卡车上运的农民交谈。
“这两天价格都偏低,绿甘蓝0.4元/公斤。”
“价钱不算高呀?”
“多了就贱,少了就贵。10天前,本地的绿甘蓝刚开始少量上市时,每公斤能卖1.6元,现在全县7万多亩绿甘蓝开始集中上市,供应量大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市场管理人员介绍。
菜农平均收益与往年相当
永年县小西堡乡义井堡村菜农庞相恩又一次尝到了市场变化的无情。今年,他种了一亩绿甘蓝,亩产4000多公斤,按目前的价格出售,收入1600元。如果在5天前上市,能收入5600元,前后相差4000元。
义井堡村农民王同臣向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以来,他种菜每亩投入3000多元,包括修复旧棚膜,购买种子、肥料,还不计算人工成本。虽然茴香每亩收入5000元,但眼下绿甘蓝的售价太低,一平均,收入和往年基本相当。
中间商、零售商层层加码
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一般的蔬菜,从田间到终端消费者,中间一般要加价三次以上。层层加码,再便宜的菜,到了市民手中,也就不便宜了。中间商、零售商则成为菜价起伏的最大受益者。
11日,在永年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绿甘蓝0.4元/公斤,豆角5元/公斤,菜花1.4元/公斤,土豆2.4元/公斤——— 在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绿甘蓝0.7元/公斤,豆角5.8元/公斤,菜花2.0元/公斤,土豆2.7/公斤——— 在石家庄煤机街农产品交易市场,绿甘蓝则1元/公斤,豆角7元/公斤,菜花3.6元/公斤,土豆4元/公斤。
从这组数字看出,从产地到最终消费市场,蔬菜价格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