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彭公村,从最初几位小竹匠在简易竹棚里加工竹椅、竹梯出售,到如今逐渐发展壮大成一个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国性竹制品市场,并建成几万平方米的“中国竹城”。这其中究竟有何“绝招”?他们的成功对我市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又有怎样的启示呢?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特色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产业带动作用增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特色产业在规模、层次、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中国竹城”的经验可以看出,发展特色产业,首先要因地制宜,发现并挖掘出本地的优势产业,以特色求发展。彭公村之所以能建成“中国竹城”,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充分利用了当地得天独厚的竹子优势。我市不乏特色优势资源,如赵县雪花梨、赞皇金丝大枣、平山核桃、藁城宫灯、无极剪纸、正定板材等。只有真正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才能把石家庄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使之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
发掘出特色产业之后,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力度,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彭公村竹制品市场在规划时经过争取,将“中国竹制品研发中心”和“中国竹制品检测中心”落户到当地,为产品升级创造了条件。在这方面,我市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赵县淀粉产业,通过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促进了特色产业的整体技术升级。因此,发展特色产业,必须在“人无我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人有我优”,这样,才能确保特色产业具有长久的强大竞争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