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保证“最严厉”的调控不走样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5/10 16:23:23   
>> 相关新闻链接
·暴跌之后悲观没有任何益处 ·各新兴产业振兴规划或将同步出台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低估CPI难掩通胀压力隐忧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缩影 ·樊纲:欧债危机难撼中国经济增长
·汽车领域引资应警惕银样镴枪头 ·高度警惕金融震荡的蝴蝶效应
·楼市“降温” 推动消费信心指数上扬 ·金融岂可不道德

    考验政策真正到位的不仅仅是心理震慑,更要在房地产调控的“执行力”纠结问题上真正落实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新政自出台以来,以“精准打击”赢得多方称道。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效果渐现,尤其在市场心理震慑方面威力颇大。但问题是,政策制定是到位了,能不能切实落地?能不能不再被半途稀释?以目前的情形看,多年以来始终纠结着中国房地产调控的“执行力”问题,仍有悬疑。

    从4月17日国务院下发文件之日起,仅有北京、青岛等几个少数城市在半个月之内作出反应,制定落实细则,绝大部分城市却是按兵不动、作壁上观。一些迟迟不出台调控细则的城市,或闭门会议不断、私下里“找开发商合计”,或以“尚需时间研究”为托辞,回拒问询。

    有媒体报道说,南方某城市正在“研究”细则,打算在制定细则时仅考虑“增加供应”,对旨在遏制炒房的“限购”条款则一笔带过。这座城市昔日曾被诟病为“全民炒房”。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官员所说的“研究”,无非是揣度中央的决心有多坚决,地方执行政策“变通”的余地有多大,房价下跌会在多大程度上掏走地方财政的“干粮”。这不仅让人再次嗅到某种历史的陈腐和世故:过去几年,中央政令往往因地方“细则”的打折和过滤,不能径直朝目标而去,出现偏差、走样,以致调控往往成“空调”。

    或许是这次调控来得太严、太猛,让一些地方官员又觉得是“一刀切”了。抑或是他们还不愿从房价泡沫虚拟的盛宴中苏醒、为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寻找替代路径?总之,地方城市没有时限的拖延态度和暧昧观望,已成为决定房地产调控效果的最大不确定性,已对调控力度的接续构成潜在威胁,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一直以来土地财政盛行的本质性问题不解决,地方政府真正落实的力度有多大就值得怀疑。如果仅仅是为了调控而调控,那么地方和中央博弈的痼疾该如何根除?尽管调控新政里出台了会以房价问题问责地方政府的刚性文件,但如何问责的细则仍然未明确,地方政府的侥幸心理仍将存在。在“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下,能不能施以“最严厉”的问责?

    在此轮调控启动之初,中央对此前的房价上涨过快问题就早有批语:排除流动性充裕、住房供求矛盾突出和投机性购房大量增加等原因,剩下的便是“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落实调控措施不力”。这一魔咒能否在此轮房地产调控中被成功破除,将直接关系到房价泡沫的救赎结果。

    另外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尽管不如本次到位,很多政策一则偏于原则层面,二则偏于局部利益体,多少说明决心还不够大,也多少有些投鼠忌器,但根本问题仍是不能真正落实。从这个层面上讲,真正的决心和执行的力度一样重要。否则,再有力的政策也可能打折扣。

    当前,住房已经上升为许多城市的热点社会问题。“乱世当用重典”已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对于落实中央调控精神,地方政府交出的,均是有关执政理念和执政智慧的答卷,赢得或失去的,关乎民心。这一点,也是调控房地产的最大价值之所在。

    为此,防患政令不畅的局面于未然,已成为一个与调控“精准性”同等重要的问题。围绕着各方利益体的“国十条”既然已经开闸,那么,如何确保房地产调控政令通达、执行到位,将成为本次调控成功与否的关键。

    最根本的手段,除了立法约束,就是改变房地产与地方财政挂钩的现实,同时还需在打击投机群体方面再施重手,强化监管与打击细则。能不能一直调到变心理震慑为主动畏惧为止?这有赖中国房地产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一步一落的细则。(王玉光)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