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河北霸州借势京津化"危"为"机" |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10/4/13 9:06:29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中国经济网廊坊4月12日讯(记者雷汉发、通讯员高景田 张兮) 为加快经济社会战略转型,霸州市围绕“整合优势,融入京津,顺势而为,跨越晋位”,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人才技术等方面与京津全面对接,走出了一条产业错位发展、经济“夹逢”中求生存的发展之路。
对接是手段,融入是根本。霸州充分利用环抱京津的特殊区位优势,通过培育生产要素市场,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生产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制定、实施灵活多样的鼓励性措施,吸引京津的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人才等要素。霸州聘请北京、天津等大专院校多名专家教授为霸州科技顾问,定期邀请到霸州为企业把脉会诊,解决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生产技术中的有关问题;定期输送霸州企业家到京津院校培训学习,提高了企业家素质。
面对新困难、新挑战,霸州从基础设施布局、路网骨架、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入手做好与京津两大市场相呼应。北京943路公交车的引进,津保高铁建设,大广、廊沧高速公路建设,无障碍交通圈已初步形成,与京津的无缝隙对接。在引进的基础上的同时,霸州在北京、天津成立了招商公司,努力开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新局面。目前,投资10.8亿元的中国电力科学实验生产基地、投资15亿元的清华科技园霸州基地、投资4.6亿元的天津朝日集团工业园区等京津大项目已落户霸州,总投资60亿元的吉利集团霸州产业基地项目和总投资76.3亿元的17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已正式启动。
加强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对接,联合共建研发机构,引进人才,转化科技成果。霸州建立了前钢集团的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梅花集团、三利实业的廊坊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培育了长安塑胶、科达机电、邦壮电子等企业研发中心。2009年,专利申请量达180件,授权63项,居廊坊第一。
“不求所有,但为所用”,霸州利用京津先进、充裕的生产要素提升了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与升级。目前,霸州共引进京津两地千万元以上项目71个,总投资337亿元,引进各类人才2000余名,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责任编辑:cprpw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